农十二师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5-14 农十二师统计局

(一)公路运输业

交通运输业充分利用地缘优势,正确引导和大力推广集中管理、综合服务、分散经营的科学管理方式,通过道路建设的发展、师客运站的拉动,运输业继续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全年完成增加值(现价)7780万元,比上年增长12%,全年客运量554万人, 比上年上升0.91%;旅客周转量9046万人公里, 比上年下降0.69%;货运量1313万吨,比上年上升7.27%;货物运输周转量50118万吨公里,增长11.4%;运输总收入18601万元,比上年上升7.74%。

全师年末拥有各类机动车6069辆,其中:各类汽车2677辆(含农用车309辆),轮胎式拖拉机1296辆。在全师各类机动车辆中,个体拥有3497辆,占57.62%,其中:各类汽车2305辆(含农用车182辆),各种拖拉机658辆。个体运输业年末从业人数3248人。

(二)批发、零售贸易业

随着个体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的大力发展,经营状况快速好转,国有商品流通企业积极开拓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企业效益逐渐好转,整体行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增加值9685万元,比上年增长18.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3亿元,比上年增长19.51%,其中:商业消费品零售总额4.78亿元;住宿、餐饮业及其他业零售总额0.55亿元。商业商品批发额0.3亿元。

(三)住宿及餐饮业

住宿及餐饮业增加值850万元,同比增长5.8%。

(四)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继续快速发展,全年完成增加值3461万元,比上年增长4.9%。

(五) 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

卫生事业以贯彻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和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为前提,认真贯彻《兵团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团场卫生工作的决定》,完善医疗救治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疫情信息网络体系、卫生执法体系、药品监督管理体系的建设,加强卫生人员和执法监督人员的培训,提高整体服务功能和水平。全师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6个,卫生技术人员228人,病床205张,万人拥有病床30张。

(六)教育、文化和广播电视事业

教育、文化和广播电视事业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采取各种方式组织成人培训教育,使我师国民素质有了进一步提高,全师各级各类学校16所,其中:职业技术学校1所,完全中学1所,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6所,教学点6个,幼儿园1所。教职工884人,其中专任教师708人;在校学生12417人,其中:中学5551人,小学6866人。当年中小学毕业生1258人;小学入学率99.95%,初中升学率98%,高中升学率71.98%,校舍面积85429平方米。全师上大专以上分数线360人,上线率90%,上重点大学分数线24人,上线率6%。

四、科技

2006年,师党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放在经济建设的重要位置,深刻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结合我师的实际情况,本着精简、效能的原则,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加强业务建设,充分发挥科技综合管理的职能,搞好全方位的服务,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全师全年共执行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9项,其中执行国家科技专项2项;列入兵团科研计划10项;列入乌鲁木齐市科技项目1项;列入师科研项目6项。进行各种形式、类型的科技培训496余期,培训人数达6.11万人次。发放科普技术资料8万余份,培训基层党员、干部3000多人次。

五、人口、职工生活

全师年末人口6.89万人,比上年增加3.77%,其中:男性 3.55万人,增长5.65%,占总人口数的51.5%; 年末人口中:汉族5.04万人,占总人口的73.15%;回族1.31万人,占19.01%,哈萨克族0.26万人,占3.77%;维吾尔族0.23万人,占3.34%;其他少数民族0.05万人,占0.73%,全师全年出生人口为294人,出生率为4.34‰,死亡人口216人,死亡率为3.1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5‰。

在我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职工收入有所增加,职工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全师在岗职工年平均人数15951人,实发工资总额18244万元,庭院纯收入3911万元,在岗职工职均收入为13890元,比上年增长7.93%。

按全师平均人口67655人计算,人均占有国内生产总值12276元,比上年增长8.4%。

注:

1、公报中数据未包括十二师地域范围内的正大、中基等股份制企业产生的各类数据资料。

2、公报中数据以经济普查数据范围进行核算,未包括隶属十二师的个人在十二师地域范围以外从事各类经济活动产生的各类数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