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十二师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5-14 农十二师统计局

2007 2006 2005 2004 

农十二师统计局

二○○七年三月

二○○六年师党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兵团党委五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的要求,根据师党委一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和第二次党代会议的安排部署,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实施资源优势转换战略,促进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切实减轻职工负担,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在全师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顺利实现了为“十一五”开好局、起好步的目标。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现价)83087万元,其中:第一产业27079万元, 第二产业26018万元,其中:工业19795万元, 建筑业6223万元, 第三产业29990万元;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05价)81786万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第一产业26808万元,增长6.1%;第二产业25356万元,增长8%,其中:工业19267万元,增长9.8%,建筑业6089万元,增长2.6%;第三产业29622万元,增长11.8%。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一是城郊优势发挥不明显,与我师优越的城郊地理位置不相适应;二是结构战略性调整不到位,发展速度有待提高;三是改革不够彻底,各方面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四是思想观念相对陈旧,对新理念、新观点理解不深,缺乏创新意识等等。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针对问题深入思索,谋求更好的措施办法,力求在各项工作上有更大突破,从而实现十二师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

一、第一产业

我师上下继续加快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按照畜牧、蔬菜、果林三足鼎立格局的农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城郊经济,走规模调整和效益调整相结合的道路,不断巩固、提高师党委提出的“三个80%”目标,大力发展“两高一优一低”农业,大力实施“1158工程”,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无公害绿色农业、设施农业和订单农业,继续加大农业内部结构和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动整个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2006年各种农作物都喜获丰收。全年农、林、牧、渔业产值66011万元,比上年增长7.54%,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7079万元,比上年增长6.1%,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2.59%。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4.08千公顷,比上年下降6.2%;其中:粮食作物1.79千公顷,比上年增长80.8%,油料作物0.36千公顷,比上年下降25%,蔬菜(含土豆)6.77千公顷,比上年下降4.24%。粮食每公顷单产6832公斤,比上年上升2.8%;油料每公顷单产2378公斤,比上年下降11.37%;蔬菜每公顷单产64003公斤,比上年上升14%。

主要农产品产量 2006年 比上年增减 %

粮食 12230吨 85.87

其中:小麦  11055吨 301.27

玉米 851吨 -9.95

油料 856吨 -33.54

啤酒花 806吨 4.27

蔬菜(含土豆) 433300吨 9.15

师植树造林完成211公顷,比上年增长21.96%;林木采伐量307立方米;苗木产量28万株,幼林抚育作业面积6372公顷,成林抚育作业面积3153公顷,迹地更新面积17公顷;年末实有果园面积3833公顷,产果44157吨,比上年增长8.23%。

2006年牲畜、家禽年末存栏和主要畜产品产量

2006年 比上年增减 %

牲畜年末存栏 24.85万头 8.04

其中:大牲畜 2.20万头 8.37

牛 1.98万头 8.79

#奶牛 1.04万头 16.85

猪 4.66万头 20.41

羊 17.99万只 5.20

家禽年末存栏 43.99万只 3.77

肉类总产量 11750吨 17.65

羊毛产量 328吨 18.84

牛奶产量 29491吨 13.12

禽蛋产量 2369吨 4.45

渔业生产当年养殖面积118公顷,鱼捕捞量969吨,比上年增长42.5%。

师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为6.0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41%,其中:耕作机械总动力2.66万千瓦,排灌机械总动力0.02万千瓦,收获机械总动力0.10万千瓦。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量)5648吨,比上年增长7.11%,农药使用量8.41吨,比上年下降0.47%,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588吨, 比上年增长18.07%。

二、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

第二产业增加值26018万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1.31%。

(一)工业

我师工业行业不断深化改革,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各项制度措施进一步完善,以市场为导向努力开拓市场,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增加产品科技含量,企业经济效益持续稳步增长,经济运行质量逐步提高。 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9829万元, 比上年增长了18.76%,其中:国有工业完成23007万元,比上年下降了2.98%,乡镇企业(含个体)完成36822万元,同比增长38.1%。全师工业完成增加值19795万元,比上年增长9.8%。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2006年 比上年增减%

原煤 32.23万吨 79.85

面粉 1084吨 -41.81

植物油 1834吨 -44.62

乳制品 5304吨 7.19

其中:液体乳 5245吨 7.28

棉纱 6244吨 6.12

塑料制品 5710吨 16.20

红砖 13714万块 -17.89

全部工业企业完成销售产值54312万元,工业产品销售率90.78%,比上年上升2.2个百分点。

(二)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随着改革的深入,以及农业“两费自理”的推行,固定资产投资的主体和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投资力度日趋稳定。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775万元,比上年增长10.04%,其中:国有、集体经济投资23274万元,增长11.76%,私人、个体投资10501万元,增长6.4%。

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7564万元;第二产业8669万元,其中工业投资8588万元;第三产业投资17542万元,其中交通运输业投资5275万元。

私人投资购买生产性固定资产为407万元,占私人投资的3.87%;用于建造房屋的投资2350万元,占22.38%;其他投资7744万元,占73.75%。

建筑业抓住小城镇建设和危旧房改造机遇,取得了一定发展。全社会全年完成施工产值22298万元,比上年增长7.19%,其中:国有建筑企业完成22121万元,增长6.34%,建筑业完成增加值6223万元,比上年增长2.6%。

三、第三产业

我师按照“拓宽搞活”的工作思路和“挖掘潜力、拓宽渠道、搭建平台、开放窗口、增强活力、强化管理、增添动力”的原则,各单位充分发挥城郊优势,围绕农业生产和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新型服务业,加大农资管理、销售和农贸市场建设力度,大力发展旅游业和非公制经济,促使服务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现价29990万元,比上年增长11.8%,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