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四师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0-05-14 农四师统计局

师残联开展扶残助残活动,共走访慰问残疾人1500余人,发放慰问金、慰问品合计33.8万元。2312名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共发放低保金388万元。全年做白内障复明手术65例,安装假肢29具,11名麻、脑瘫儿童患者进行矫治手术,免去残疾人各项费用60万元,为257户残疾人发放临时救济金7.9万元。

安全生产工作得到高度重视,开展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年共发生企业职工伤亡事故10起,受伤9人,死亡1人,同比事故起数下降17%;受伤人数下降11%;死亡人数下降50%。

八、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事业

2009年,全师有18个科研和科技专项获得科技成果鉴定,2个项目获得兵团科技进步三等奖,15个项目获得师级科技进步奖。深入开展“科技之冬”活动,共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 1068期,参加培训人次为232789人次,覆盖率92.6%;播放科技录像744场次,观看人数129299人次;举办科技知识竞赛81场;发放科技资料304种,共计51358册。出版《伊垦科技》4期1.24万册。

教育事业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品德、学习、健康、能力的全面进步与提高。以师、团中小学义务教育为重点,不断巩固提高“两基”成果,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全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两免一补”资金1136.16万元。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99%,初中适龄少年毛入学率为110.57%,普通高中入学率60.17%。全师拥有完全中学3所,十二年一贯制中学5所,九年一贯制中学18所,独立小学6所。教职员工2976人,其中专任教师2528人。普通中小学在校生38222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5828人,初中在校学生11651人,小学在校学生20743人。全师幼儿园20所,幼儿园在园学生7234人。2009年全师共有2283人参加普通高考,本专科上线人数1945人,上线率85.2%。自学考试取得单科合格证32个,6人毕业。参加兵团2009年中学生田径锦标赛取得1枚金牌、4枚银牌、6枚铜牌。全面实施学校基础建设工程,投入资金4650万元,新建中小学校舍37栋、运动场1个,完成建筑面积2.84万平方米,共消除中小学危房1.16万平方米;投资509万元,新建两座4117平方米的“双语”幼儿园。

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工作,举办师老年人门球比赛,选派人员参加兵团和伊犁州组织的各类体育大赛。积极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举办师第七届中学生篮球运动会。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顺利推进,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全师18个团场全部通过了兵团初保验收。疫情监测和传染病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未发生重大传染病爆发流行。全师拥有卫生机构354个,其中:师、团医院23家,连队卫生室174个。全师拥有病床1334张,卫生技术人员1332人,形成了师、团、连三级医疗保健网络。开展了18个团场161个监测点的生活饮用水检测和9个团场的居民食用盐碘盐定量监测,受益人口182485人,碘盐合格率99.6%。卫生监督机构开展了节前食品卫生、餐饮卫生公示、食品原料索证、拾花工地食堂卫生及奶制品生产、加工、经营单位专项检查整治活动,入户监督检查1198户次。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进行集中专项清理整顿督查,全面启动健康档案工作,全师共建档户数63843户184284人,累计建档率93.8%。师红十字会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救助款物达35.96万元,受益8972人次。

文化事业取得新成效,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师医院徐玉生当选兵团第二届“感动兵团人物”。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兵师成立55周年为契机,成功举办了以“感恩伟大祖国、建设和谐四师”为主题的广场文化艺术节,全师24个企事业单位共举行广场文艺演出316场;举办各类职工体育竞赛145场、宣传及展览活动86个,直接参与活动的职工群众33.6万人次。精神文明和生态小康连队创建活动取得新成效,49个连队命名师级文明生态小康连队称号,66团21连、68团4连命名兵团文明生态小康连队称号。全年累计刊稿22383篇,其中中央级251篇,省区级5965篇,地州级16167篇。《伊犁垦区报》共出版152期,期发行量1.1万份,有17件作品(版面)获得29个奖项。师电视台全年共制作播出电视新闻670期7219篇,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刊稿2篇,兵团电视台发稿400篇,自办栏目10个,录制播出“2010年四师春节联欢晚会”盛况。广电覆盖面不断拓宽,“西新工程”13个建设单位的调频广播建设工程和中央农村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全面完工。数字电影普及工作进展顺利,配备了14部数字电影放映机。

师文联和基层文联积极参与和举办美术、书法、摄影展览活动。全年在国家、省级文联协会组织的展赛活动中入选49幅,23幅作品获奖,51幅在省级报刊杂志发表。出版《放歌伊犁》文学作品集,《西极文艺》杂志出版4期。九、人口、职工生活和环境保护

2009年,全师年末总人口220743人,下降9.8%。其中,男性112399人,女性108344人,性别比104:100。在总人口中,汉族178017人,维吾尔族10959人,哈萨克族20903人,回族7060人,蒙古族2276人,其他少数民族1528人。年内出生人口1303人,人口出生率5.86‰;年内死亡人口1013人,死亡率4.55‰;人口自然增长率1.30‰。年底总户数75475户。

深入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计划生育事业经费806.6万元,人均38.3元。全师已婚育龄妇女43414人,采取各种节育措施39695人,综合避孕率91.43%,长效节育率62.73%,领独生子女证和光荣证人数17315人,领证率44.89%,晚婚率96.04%。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为36902 名妇女妇检,妇检率85%。

全师年末从业人员95674人,增长0.4%。其中,单位从业人员69493人,其中在岗职工69420人,下降1.4%;个体从业劳动力24633人,增长6.5%;私营企业274人,下降44.6%;乡村及其他人员1274人,增长4.5%。从业人员中第一产业54362人,第二产业16925人,第三产业24387人,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56.8:17.7:25.5。

2009年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18420万元,比去年增长22.2%。在岗职工年均工资性收入16876元,增长23.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1.9%;全年职均收入(含庭院收入)18032元,比上年增长12.0%,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0.9%。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师驻市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2787元,增长9.2%,农场农牧工人均纯收入6649元,增长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