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七、交通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7.05亿元,比上年增长6.2%。全年货物运输周转量210.55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8.2%。其中,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191.56亿吨公里,增长20.8%。旅客运输周转量45.54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0.4%。港口吞吐量1490万吨,比上年减少2.9%。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11.59万辆,比上年增长15.1%,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7.64万辆,增长19.5%。民用轿车拥有量3.69万辆,增长30.1%,其中私人轿车拥有量2.82万辆,增长37.4%。 电信、移动、联通等电信运营商全年业务总量35.81亿元,比上年增长20.3%。邮政部门业务总量1.50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年末,全市拥有电话226.02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0.2%,其中固定电话用户数77.70万户,下降17.1%;移动电话用户数148.31万户,增长33.2%。年末国际互联网用户12.67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8.3%。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68.32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7.07亿元,增长29.4%。从收入来源结构看,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税种快速增长,各项税收完成56.87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83.2%,比上年增长18.7%。从实现主体看,市本级财政收入25.36亿元,增长19.6%;县级财政收入42.96亿元,增长24.9%。全年财政支出105.95亿元,比上年增长30.7%。其中,农林水事务方面支出18.79亿元,增长1.02倍;医疗卫生支出9.06亿元,增长45.4%;交通运输支出2.64亿元,增长33.1%;粮油物资储备等管理事务支出2.29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倍;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25亿元,增长31.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85亿元,占总支出的16.8%。 金融保险业务发展迅猛。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14.4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44.31亿元,增长30.7%。其中,企业存款140.5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2.35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52.7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9.15亿元。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80.8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05.11亿元,增长38.6%。其中工业贷款余额38.0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88亿元;商业贷款81.2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92亿元。农业贷款60.2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90亿元;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35.9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6.81亿元。 截止2009年底,全市保险公司22户,比上年增加1户。其中寿险10户,财产险12户。全年保费收入18.12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5.64亿元,增长54.9%;人寿保险保费收入12.48亿元,增长12.1%;财产险中农业险保费收入0.92亿元,增长1.24倍。全年保险赔款和给付6.76亿元,比上年增长26.5%。其中,农业险业务赔款支出0.41亿元,增长38倍。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14万人。民营科技企业389家,比上年末增加33家。全年专利申请数890件,比上年增加1.16倍。全年鉴定科研成果42项,比上年增加23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项。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家。市高新技术创业中心二期竣工,组建了家电产业公共信息平台和重点实验室,与上海交大、合肥工大等签署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先后获批省级、国家级现代家电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全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经费支出额4.34亿元,比上年增长2.2%。 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9%。幼儿园276所,比上年末减少3所;小学721所,比上年末减少192所,专任教师1.57万人,减少1.6%,在校生30.78万人,减少9.6%;普通中学校287所,专任教师1.58万人,增加1.0%,在校生27.21万人,减少5.0%;高等学校4所,专任教师1610人,在校学生3.50万人,比上年增长6.0%。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9个,公共图书馆7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55.6万册,影剧院6个,广播、电视台8个,有线电视台7个。全市广播覆盖率95.85%,电视覆盖率97.57%,有线电视入户率5.65%。广播全年播放时间3.53万小时,其中自办栏目播放时间1.83万小时;电视全年播放时间4.30万小时,其中自办栏目播放时间1.21万小时。有线电视用户25.29万户,比上年增加1.9%。滁州日报全年发行3.2万份。成功承办第二届中国农民歌会,隆重举办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系列大型庆祝活动。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418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92个,疾病控制中心8个,妇幼保健机构8个。全市卫生机构拥有床位10453张,比上年增长3.8%,其中医院、卫生院拥有床位9661张,比上年减少102张。卫生机构人员数1.43万人。其中,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9981人,执业医生4915人,注册护士3729人,卫生防疫人员350人。全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到331.54万人,参合率94.37%。 竞技体育和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双向推进,全年完成67个村的农民健身工程建设。 十一、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大滁城”建设积极推进,清流河景观带、丰乐亭景区、龙蟠河公园、城南新区核心区、高铁站前区、城东工业园等9项区域性规划和城市公交、供排水、教育、卫生等19项专项规划编制完成。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4540公里。全市建成区面积149.29平方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3.89平方公里,其中市辖区50.22平方公里,增加6.33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面积27.47平方公里,比上年末增加4.02平方公里,其中市辖区17.15平方公里,增加3.02平方公里;新建、改造、扩建道路119.84公里,比上年增加14.84公里,其中市辖区41.40公里,增加15.40公里;年末道路铺装面积1654.8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287.8万平方米,其中市辖区646.6万平方米,增加143.6万平方米。年末自来水日生产能力达46.4万立方米,用水人口108.11万人,比上年增加5.13万人;全年天然气及煤气供气总量8101.32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738.09万立方米,用气人口27.25万人,比上年增加6.57万人,其中市辖区用气人口18.91万人,增加3.60万人。年末,市辖区公交营运线路10条,实有公交营运车辆267辆,全年公共汽车客运总量23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1%。市辖区生活垃圾清理13.1万吨。 年末,自然保护区2个,自然保护区面18300公顷。当年人工造林面积7.89千公顷。年末森林面积17.61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13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4.5%。全市环境监测与监察支队16个。全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8018万元,比上年增加18.0%。年末,污水处理厂5座,比上年末增加2座。全年化学需氧(COD)排放量3.58万吨,比上年减少2.1%;全年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51万吨,比上年下降14.0%;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98.7%,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9.7%,比上年提高11.0个百分点;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57.2%,比上年提高33.7个百分点。城市集中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年单位生产总值耗能比上年下降5.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