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地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5-14 和田地区统计局

五、内贸和对外经济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9亿元,比上年增长12.34%。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2.81亿元,增长11.54%;农村消费品零售额5.67亿元,增长14.19%。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2.75亿元,增长7.11%;零售业零售额12.39亿元,增长15.1%;住宿餐饮业零售额3.23亿元,增长12.34%。

全年已实施的续建和新建招商引资项目共95个,总投资金额21.6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0.52亿元,比上年增长10.32%。其中自治区外项目59个,总投资金额16.50亿元,实际到位资金8.11亿元,比上年增长10.75%。在所有项目中,新建项目60个,总投资12.1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54亿元;续建项目35个,总投资9.5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98亿元。

外贸进出口总额70.4万美元。其中,出口额51.3万美元,进口额19.1万美元。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2385万人,比上年增长3.52%,客运周转量16.76亿人公里;货运量838万吨,比上年增长74.95%,货运周转量25.3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2.13%。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9.62亿元,比上年增长26.12%。普通固定电话用户14.13万户,增长0.43%,其中农村电话用户7.27万户,增长0.85%,城市电话用户6.86万户,下降0.02%。移动电话用户(含小灵通用户)继续稳步增加,年末达到80.96万户,增长50.51%。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0.5万人次,增长2.72%,其中入境旅游人数0.73万人次,下降35.67%,旅游直接收入达6586万元(人民币),增长5.95%。

七、财政、金融与保险业

全年地方财政收入5.33亿元,比上年增长11.18%。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50亿元,增长17.88%;地方财政支出77.01亿元,比上年增长46.78%,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支出75.22亿元,增长46.89%。

2009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5.8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3.49%。其中,企业存款余额27.13亿元,增长22.17%;机关团体存款余额36.65亿元,增长69.7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9.21亿元,增长24.78%;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9.9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2.08%,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9.12亿元,增长14.07%,中长期贷款余额10.78亿元,增长39.84%。全年货币净投放8.63亿元,比上年增长4.85倍。

全地区保费收入1.91亿元,比上年增长10.47%,各项赔款和给付总额7192万元,增长1.33%,赔(给)付率达到37.65%。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投入明显增加。全年地区申请列入国家、自治区科技计划的项目共30个,项目经费达1007万元,各县(市)共落实三项经费1751.87万元,比上年增长139%。安排实施科技三项费项目137个,拨付项目资金1157.94万元。科技项目申请资金再创历史新高,围绕地区“两个加速、一个突破”以及经济发展的重点、难点,积极组织向自治区申报各类科技项目98项,项目经费到位654万元。

全地区高等教育院校3所,在校学生5519人,增长4.74%;普通中专4所,在校学生3140人;职业高中8所,在校学生12941人,增长2.28倍;普通中学148所,在校学生11.72万人,下降4.83%,其中,高中在校学生11119人,增长13.4%,初中在校学生10.61万人,下降6.41%;小学669所,在校学生20.72万人,下降2.65%;幼儿园89所,在园幼儿4.84万人,增长76.07%。

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63%,初中学龄儿童入学率96.1%,初中毕业升入普通高中升学率12.18%,上升2.64个百分点。

九、文化、卫生、体育

地县两级歌舞(文工)团参加的大型演出有古尔邦节联欢晚会、庆五一、庆七一、庆八一、庆国庆、春节联欢晚会、玉石文化旅游节演出、百日广场文化活动;地区图书馆全年征订各类报纸41种,杂志194种,新办借书证136个,接待读者15088人次,图书流通27692册;在自治区“三下乡”工作组的带领下,地区出动演出车262台/次、工作车1520台/次、演职人员60人,演出走遍三分之一的乡镇,各县市文体局又进行了文化下乡活动,将活动延伸到所有的乡镇和部分村庄;地区博物馆今年共接待参观人员5.9万人次,同比增加5%。有广播电视台9座,调频转播发射台197座,电视转播发射台20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7.71%,电视人口覆盖率97.34%,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1.73万户,增长11.97%。发行报纸(维、汉文和田日报)1113万份,比上年增长9.99%,其中,维文报纸830万份,增长8.66%;汉文报纸283万份,增长14.09%。出版杂志(维文《新玉文艺》)1.8万份,增长7.14%。

全地区共有卫生机构268个(含诊所),其中医院48个、卫生院87个,妇幼保健机构9个,疾控中心9个,卫生监督所9个,诊所103个;拥有床位8699张;卫生技术人员743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059人,注册护士1583人。

竞技体育事业快速发展。地区代表队在参加体育大会的中国式摔跤和中国象棋的两项比赛中,取得了团体总分第一的好成绩。在2009年自治区的各类比赛中,共取得9枚金牌、8枚银牌、15枚铜牌的好成绩。

十、人口与人民生活

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末全地区总人口为1955836人,比上年末增加45782人,增长2.40%。其中:农业人口1628339人,增长2.33%,非农业人口327497人,增长2.74%,汉族67931人,比上年增长1.3%,维吾尔族1883732人,比上年增长2.44%,其他少数民族4173人,增长2.99%。年末家庭户均人口为3.71人,比上年减少0.01人。

2009年,在岗职工平均货币工资为28084元,增长13.5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667元,人均增收441元,增长19.81%;据和田市城调队50户抽样调查资料推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552.4元,增长7.08%。

十一、环境保护

环保事业发展加快。 据统计,2009年有专职环保人员159人,拥有环境监测站2个,环境监测人员25人。城镇污水处理场2座,年处理污水量537万吨。烟尘控制区1个,面积2.64平方公里,环境噪声监测点134个,监测面积8.37平方公里。

2009年,和田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有效监测天数为344 天。Ⅰ级(优级)天气0 天、Ⅱ级(良好天气)天气数为18 天、Ⅲ级(轻度污染)天气数为76 天,ⅠⅡⅢ级94天,占27.3 %,比去年下降2.0 个百分点,Ⅳ级(中度污染)天气22 天,Ⅴ级(重度污染)天气228 天,中度以上天气占72.7 %,比上年增加1.8个百分点。年平均降尘量为124.58 吨/平方公里?月,比上年增加13.4%。市区内主要污染物为总悬浮颗粒物和降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