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龙泉驿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10-05-12 成都市龙泉驿区统计局

2009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严格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坚决贯彻市委统筹城乡、“四位一体”的总体战略,奋力推进“两个带头”,在国内外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形势下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初步核算,2009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8.9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8.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3.95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70.44亿元,增长22.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4.53亿元,增长12.1%。三次产业比例为8.9:63.4:27.7,二、三产业比重继续上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45732元,增长21.4%。

民营经济贡献日益突出。全区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03.58亿元,同比增长20.3%,增幅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8.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1%,比上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7.4个百分点。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9年,我区经济综合实力跃居全省十强县第2位、提升5位。经开区被列为全省千亿产业园区和知识产权试点园区,位居西部经开区第2位,投资综合环境居全国经开区第29位、提升15位。

城乡统筹迈出新步伐。全年累计统筹城乡公共财政投入37.5亿元,占全区财政支出总量的68.4%;城镇化率达到50%。工业集中度达到88.5%;万兴乡大兰村“生态移民”实现战略突破,1646名村民成建制转移进城;西河镇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综合典型取得实效。29个农民集中居住区基础设施、权证办理等整治工作成效明显。

就业工作成果突出。年末全区从业人员达38.12万人,比上年增加 3.65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7.99万人,增加0.38万人。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8.36万人,减少0.14万人,第二产业12.88万人,增加0.88万人,三产业16.88万人,增加2.88万人;新增城镇就业4933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711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

二、农业

农业生产基本稳定。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42.46亿元,同比增长4.4%,实现增加值23.95亿元,增长3.8%;耕地面积9225公顷,减少5.4%;园地面积11066公顷,减少0.49%;农作物播种面积26592公顷,减少1.2%。

表1  2009年龙泉驿区农业主要经济指标

项   目

单位

绝对值

比上年增长(%)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亿元

42.63

3.8

农业产值

亿元

24.66

4.9

林业产值

亿元

0.16

9.4

牧业产值

亿元

15.73

1.8

渔业产值

亿元

1.20

3.6

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

亿元

0.88

18.5

农作物播种面积

公顷

26592

-1.2

粮食播种面积

公顷

10327

-0.1

蔬菜播种面积

公顷

13247

-0.1

粮食总产量

万吨

5.40

-0.4

蔬菜总产量

万吨

36.48

0.3

水果总产量

万吨

29.17

-9.5

肉类总产量

万吨

4.71

-2.06

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以“一园区三中心多基地”为重点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稳步推进,新增优势特色产业标准化基地12个,亿手、雨润等3个重大农业产业化项目落户;新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8个,累计达到97个,拥有成员1.62万余名,带动农户7.88万户,占全区农户总数的7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全区工业实现增加值154.81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34家,比上年净增49家,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46.38亿元,增长24.5%;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2%。

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5.58亿元,增长18.7%;利税总额达100.59亿元,同比增长18.5%;入库税金达82.08亿元,增长21.9%;企业流动资金年平均余额291.64亿元,增长27.1%。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261.7%。

汽车产业主导地位凸显。全区规模以上汽车(含工程机械)及配套企业共66家,比上年增加37家;实现增加值41.29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28.2%;实现利润12.79亿元,增长80.6%;贡献税收7.22亿元,增长61.8%。引进汽车主导产业项目36个,完成汽车产业投资73亿元;年实现整车(机)产量41656辆,占全市整车产量的67%。其中,乘用车23699辆,货车6711辆,客车501辆,工程机械整车10745辆。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区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5.64亿元,增长12.8%。拥有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44家,实现总产值62.63亿元,增长5.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强劲。全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5.29亿元,同比增长42.2%。其中,工业投资118.45亿元,增长42.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55.0%。基础设施投资39亿元,增长34.5%。房地产开发投资27.98亿元,比上年减少了24.9%。

重大项目进展顺利。160个重大产业项目、118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51个重大民生项目、30个重大环境整治项目分别完成投资120亿元、44.5亿元、42.5亿元、5亿元。“汽车下乡”、“家电下乡”等补贴政策全面落实。神钢“创百亿工程”、光明光电等29个重大项目建成投产,九峰汽配、海信二期等35个重大项目加快建设,苏宁物流、三联家禽等22个重大项目全面开工,神户钣金、川路塑胶技改等52个重大项目签约落户。

房地产业全面恢复。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我区房地产业回升向好。全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12.19亿元,增长12.3%;销售面积170万平方米,销售收入达59.87亿元。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86亿元,同比增长16.5%。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22.96亿元,增长27.1%。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1.66亿元,增长0.18%。从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零售额0.34亿元,增长62.4%;集体企业零售额3.17亿元,增长31.7%;私营个体企业零售额27.0亿元,增长13.2%;股份制及其他经济零售额4.35亿元,增长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