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大田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邮电通信业发展迅速,现代化通讯手段进一步普及。全年邮政业务总量完成1755.6万元,比上年增长13.0%。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当年全县财政总收入5.24亿元,比上年增长24.6%,其中完成县级一般预算收入2.63亿元,增长19.5%;全县财政支出5.30亿元,增长17.6%(见表5)。 表5:财政收支情况 指 标 名 称 单位 2008年 2007年 增长% 一。财政总收入 万元 52364 42022 24.6 #县级一般预算收入 万元 26310 22026 19.5 国内增值税 万元 6440 4920 30.9 营业税 万元 6061 5095 18.9 企业所得税 万元 2554 1838 38.9 个人所得税 万元 1897 1614 17.5 资源税 万元 2054 2202 -6.8 城市维护建设税 万元 1050 1095 -4.1 房产税 万元 436 337 29.4 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万元 225 556 -59.6 罚没收入 万元 784 1303 -39.8 二。财政支出合计 万元 52996 45048 17.6 #一般预算支出合计 万元 47556 42928 10.8 一般公共服务 万元 7124.3 8221 -13.3 公共安全 万元 3089.38 2970 4.0 教育 万元 16068 14318 12.2 科学技术 万元 247 664 -62.8 文化体育与传媒 万元 374 373 0.3 社会保障和就业 万元 4338 4037 7.5 医疗卫生 万元 4925 2946 67.2 环境保护 万元 1483 278 433.3 农林水事务 万元 6850 5113 34.0 交通运输 万元 168 2052 -91.8 金融运行基本稳定。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7.45亿元,比上年增长26.8%;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6.59亿元,增长25.2%(见表6)。 表6: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及现金收支情况 指 标 名 称 单位 2008年 2007年 增长% 一。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 万元 374517 295343 26.8 #人民币存款 万元 373818 294866 26.8 1.企业存款 万元 38569 32813 17.5 2.储蓄存款 万元 240696 189472 27.0 二。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 万元 165910 132503 25.2 #人民币贷款 万元 165910 132503 25.2 1.短期贷款 万元 106295 89591 18.6 #工业贷款 万元 2727 12908 -78.9 三资企业贷款 万元 0 61436 -100.0 2.中长期贷款 万元 59235 40760 45.3 #基本建设贷款 万元 23140 6850 237.8 3.票据融资 万元 380 2152 -82.3 三。银行现金收入 万元 1296118 1194463 8.5 #商品销售收入 万元 114565 94397 21.4 四。银行现金支出 万元 1311624 1207932 8.6 #工资性支出 万元 95284 115949 -17.8 农副产品采购支出 万元 2814 1465 92.1 行政企事业管理费支出 万元 26743 21198 26.2 五。贷币投放(+)回笼(-) 万元 15506 13469 15.1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县现有学校275所,其中:中学23所(高中1所、完中4所、职专1所、初中17所)、小学118所(完小50所,初小68所)、幼儿园134所(其中民办园10所)。全县在职干部职工4569人(公办4334人,非公办235人),其中中学2143人(公办2036人,非公办107人)、小学1877人(公办1777人,非公办100人)。中小学在校学生数47576人(其中普通中学29013人、小学18563人), 在园幼儿数7323人。 全县幼儿招生4202人,入园率87.2%;小学招生3230人(其中不及龄1290),入学率100%,小学在校生年辍学率为0;小学毕业生5534人,初中招生5486人,升学率99.13%,初中在校生辍学率为2.2%;初中毕业生7301人,录取中专2938人(含职专、技校),普高录取2684人,五年制大专24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77.3%。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100%、适龄少年入学率93.8%,初中毛入学率109.3,初中阶段入学率121.7%,适龄残疾儿入学率达到98.1%。13周岁完成率87.5%,16周岁完成率74.4%,15周岁文盲率为0。全县本科本科上线1967人。 县委、县政府继续贯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工作方针,以争取和实施科技计划项目为载体,以创新为增长动力,围绕县 “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目标,加快实施科技兴县战略。当年申报省科技计划项目2项,市科技计划项目3项;实施县科技计划项目17项,其中继续去年项目3项,专利申请量6项。全县财政安排科学技术支出247 万元,比上年下降6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