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大邑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设施建设继续完善。年末全县公路里程达1509 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8.43公里,等级公路(含一、二、三和四级公路)1231.47公里。年末全县拥有营运汽车3398 辆,其中载货汽车2983辆,载客汽车415辆。全年公路货运周转量88420万吨公里,增长35.0%,公路客运周转量45730万人公里,增长26.0%。 邮电通信持续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2173万元。全县固定电话用户78022户,其中城镇住宅电话用户21457户,农村住宅电话用户42605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34845户,互联网上网用户数16509户。 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大力实施旅游兴县战略,强力推进花水湾、西岭雪山、安仁和安西走廊等重大旅游项目建设,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花水湾五星级酒店、温泉 水会中心建成并投入运营。西岭雪山完成了门景系统、交通索道、游客接待中心及宾馆改造。安仁镇被命名为“中国博物馆小镇”。新场古镇的全新打造已初具规模,并进行了开街仪式。鹤鸣山道源圣城养生酒店项目基本建成。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成都森林文化旅游节”、南国冰雪节、安仁古镇文化周等15个旅游节庆活动。全年我县各风景旅游区(点)共接待国内游客487.24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8.20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7.0%和15.0%。共接待海外游客1.88万人次,旅游综合创汇332.01万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3.0%和37.0%。 八、金融和保险 金融存贷较快增长。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34267万元,增长28.3%,其中储蓄存款742861万元,增长20.9%。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30340万元,增长25.8%。 保险事业平稳发展。全年保费总收入26330万元,比上年增长29.3%,其中,财产类保险收入2893万元,人身类保险收入22426万元。全年处理各项赔款和给付金额5169万元,其中财产类保险赔偿与给付金额1467万元,人身类保险赔偿与给付2420万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全县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24项,其中工业类科技项目12项,农业组织实施项目12项。新推荐、申报高新技术企业4家,其中2家已通过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组织的评审。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发新产品41个,其中高新技术产品32个,新产品产值率为14.6%。共申请专利185件,比上年增长2.0%。全县举办各种科技培训班193期,培训人数3260人次;组织开展了科普知识宣传活动,展示科普展板78个,发送科技书籍、宣传单等3.2万余册(份),参观群众2.5万余人次,接受咨询3000余人次。 教育事业积极推进。全县共有中小学39所,其中:单设小学 14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5所,单设初级中学5所(其中教育部门办3所),完全中学1所,高级中学2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 所(其中教育部门办1所)。全县中小学在校学生共 51376人,专任教师 3502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小学毕业率99.5%,升学率达104.9%,初中毕业率97.1%,升入两类高中升学率达90.2%。幼儿园67所(其中教育部门办3所),在园幼儿8914人,教职工472人。新建成的四川师范大学经济职业学院在校学生已达17523人,专任教师600人。新入驻的川师影视学院已开工建设。 十、卫生、文化和体育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全县标准化乡镇卫生院19个,标准化村(社区)卫生站167个,每个建制乡镇公立卫生院配备从事公共卫生人员3-5名。妇幼保健和计划免疫工作不断加强。年末有卫生机构40家,其中等级医院4家。医院、卫生院技人员1733人,其中医生687人。实有床位1944张。全年医院门诊155万人次。居民无偿献血3200人次。 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全县文化事业机构6个,其中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7.725千册,村(社区)文化图书室18个。全年成功组织举办16次群众文化等活动。积极组织开展“送温暖”、“送文化”、“送图书”、“送电影”下乡活动,下乡文艺演出、书画、摄影展览等活动16余场,赠送楹联3000余幅,送图书20000册,放映电影2180余场。 全县举办各类体育竞赛38次,参赛人员1万多人次。组织参加了网球、武术、体育舞蹈、羽毛球等各项体育项目比赛,获得金牌31枚、银牌20枚、铜牌20枚的好成绩;开展全民健身活动36余次,参赛人数5万余人次。组织全县中小学生参加了“成都市乒乓球活动月”和“成都市排球月活动”。 十一、城市建设、公用事业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取得新成效。县城建成区面积14.8平方公里,年末实有城市道路面积242.2万平方米,更新改造道路面积36.1万平方米。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不断完善,完成了邑新大道、潘家街片区道路及晋东北片区部分管网工程、老龙堰整治。完成了6个棚户区549户房屋拆除,500套安居房、750套廉租房主体工程完工。桃源新城“一河两桥六路”骨架路网和新文化艺术中心、新体育中心、新妇幼保健院、新行政办公中心、家乐福购物广场、五星级酒店等项目正加速推进。 公用事业快速发展。年末城区拥有公交营运汽车72辆,营运公交线路7条,出租汽车147辆。全年供气总量873万立方米,用气人口6.4万人。全年自来水供应量1157万立方米,用水人口10.95万人。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全县森林面积69011公顷,当年造林817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3.7%。城区环境质量提高,绿化覆盖面积达473.63公顷,绿地面积439.1公顷。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API指数≤100的天数)98.9%。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2.6分贝,城区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3.3分贝,城区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大气和水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100%。荣获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以及省级“卫生城市”等称号。被评为成都市最具宜居潜力区域,安仁镇被命名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十二、人民生活、社会治安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39元,增加1657元,增长14.6%;农民人均纯收入6538元,增加443元,增长7.3%。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42861万元,比上年增长20.9%。 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彩色电视机147台,组合音响45套,空调机67台,电冰箱96台,移动电话195部、汽车12辆、家用电脑62台、照相机39台。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彩色电视机120台、电冰箱69台、洗衣机91台、摩托车77辆、移动电话186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