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盐都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盐城市盐都区统计局 2009年,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国际金融危机持续扩散。一年来,我区在上级党政组织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应对挑战,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机遇,开拓奋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社会事业取得显著成绩。 一、综合 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初步核算,2009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1.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5%。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GDP达29959元,增长14.6%。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全区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0.2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8.3亿元,增长15.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3.2亿元,增长14.6%。三次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14.9:55.9:29.2调整为14.3:55.9:29.8,二三产业比重上升了0.6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56.2%、34.9%。 全面小康建设取得新突破。根据上报省、市统计局的初步监测结果显示,2009年我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实现程度明显提高。经初步计算,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得分达到95.84分。从全面小康指标评价体系四大类构成看: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实现程度分别为98.%、98.3%、95.4%和85.5%。从具体指标看,目前省定全面小康25项指标中我区已有20项达标、5项未达标。这5项指标分别是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目标值92%,实现值85.7%)、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目标值40台,实现值38.5台)、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目标值18%,实现值15%)、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目标值1%,实现值0.68%)和森林覆盖率(目标值20%,实现值9.8%)。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外资外贸形势较为严峻;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城乡新增劳动力就业、保持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在冲刺全面小康进程中,二三产增加值、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仍有差距,完成森林覆盖率目标需要作出艰巨努力。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粮油作物喜获丰收,种植、养殖效益普遍提高。2009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9.8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47.4万亩,下降1.8%,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27.9万亩,增长3.9%。粮食总产量62.9万吨,增长2.5%;棉花总产0.3万吨,下降22.2%;油料总产1.4万吨,下降3.5%;生猪饲养量78.7万头;家禽饲养量2406.7万只;肉类产量6.7万吨,增长2.5%;水产品总量10.0万吨,增长0.4%。 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加快。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走精品农业发展之路,着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和高效特色农业,重点突破高效设施农业。2009年全区新增高效农业6万亩,设施农业1.5万亩,高效农业覆盖率达31%。因地制宜,主攻番茄、草莓、葡萄三个全市“单打冠军”。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全区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6.0万千瓦,增长2.7%。大中型拖拉机982台,增加200台;小型拖拉机6216台;联合收割机1412台,增加38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8542台。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全区规模农业龙头企业100家,其中年销售超亿元的9家,超千万元的4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到2009年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达390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保持平稳增长。2009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88.2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360.5亿元,其中,轻、重工业总产值为134.8亿元、225.7亿元,分别增长20.6%和28.2%。集体工业总产值8209万元,增长12.6%;股份制工业总产值306.7亿元,增长26.4%;外商港澳台投资工业总产值41.8亿元,增长26.6%。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控股工业总产值7.1亿元,增长17.4%;私营工业总产值234.5亿元,增长28.6%。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明显回暖向好。2009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主营收入367.1亿元,比上年增长26.3%;实现利税35.1亿元,增长30.8 %,其中利润15.2亿元,增长34.5%。企业亏损面4.0%,比上年减少2.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6137.3万元,下降7.0%。全区紧紧围绕建设纺织服装、汽车配件、高精机电、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特色产业,在做大做强现有特色工业的基础上,新投产的一批大项目纷纷投产达效,华锐风电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当年投产就实现销售20亿元,税收超亿的辉煌成绩。纳税超千万元企业增加到30家。国家级海上风电装备研发中心的引建,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智力平台。 民营经济发展加快。2009年,全区新发展私营企业1996家、个体工商户1.65万户,新增个体私营注册资本69.9亿元。“中联电气”在深交所A股中小板成功上市,成为全市首家上市的本土民营企业。 建筑业稳步快速发展。2009年,全区实现建筑业总产值84.91亿元(含在外施工),比上年增长24%,年末从业人数达8.39万人,比去年从业人员增长近二万人。承建施工面积947.7万平方米,增长7.01%;竣工面积333.3万平方米,增长2.7%;其中住宅竣工面积234.6万平方米。全员劳动生产率10.12万元/人,比去年全员劳动生产率平均每人提高近一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09年,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9.1亿元,比上年增长35.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94.6亿元,增长36.7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72.4亿元,增23.4 %。在全社会投资中,国有和集体经济投资24.1亿元,增长391 %;私营个体经济投资125.3亿元,增长45.3 %。私营个体经济投资占社会投资的比重达88.7 %,比上年提高12.5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2009年,全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0.6亿元,下降增8.5%;第二产业投资48.0亿元,增长38.4%;第三产业投资46.1亿元,增长35.6%。全社会规模以上工业投资98.3亿元,增长33.6 %。其中,制造业投资37.8亿元,增长28.7%;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4.4亿元,增长53.7%,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11.5%,比上年提升5个百分点。工业投资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6亿元,通用设备制造业3.9亿元,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3亿元,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2.8亿元。第三产业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22.5亿元,增长28.8%。 房地产销售快速增长。2009年,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22.5亿元,增长28.8%。其中住宅投资21.9亿元,比上年增长29.0%;商业营业用房投资0.9亿元,比上年增长19.2%;房屋销售面积10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5.8%,其中住宅10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3.1%。房屋销售额33.58亿元,比上年增长98.6%,其中住宅32.5亿元,比上年增长9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