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永定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2010-05-01 张家界市永定区统计局

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60万美元,下降10.4%。其中完成出口额42万美元,下降37.3%。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2个,实际利用外资1230万美元,下降22.6%;引进内资项目20个,实际到位内资119307万元,增长13.6%。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年末公路总里程1446公里,公路旅客运输量1208.6万人,旅客周转量38749.5万人公里,货物运输量987.5万吨,货物周转量56888万吨公里,分别增长5.10%、6.00%、18.20%、32.00%;铁路旅客发送量131.50万人,货物发送量14.28万吨,分别下降1.16%、1.31%;荷花机场起落架次1.07万架次,旅客吞吐量120万人,货邮吞吐量1634.5吨,分别增长3.88%、17.89%、40.54%。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18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21亿元,增长23.53%;电信业务总量0.97亿元,增长18.2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5.84万户。按城乡分,城市3.79万户,乡村2.05万户,其中小灵通用户2.30万户;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3.76万户。

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514.8万人次,增长14.09%,其中接待境外旅游人数40.85万人次,增长13.76%。全年完成旅游总收入23.65亿元,增长16.39%,其中门票收入1.53亿元,增长6.25%。茅岩河、秀华山馆、土家风情园、普光禅寺、天门山等五大景点共接待游客124.17万人次。城区“元宵灯会”隆重举办,天门山寺开光庆典、“六月六”土家族民俗文化节、龙舟赛等“张家界旅游文化周”系列活动受到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好评;投资1.2亿元的天门山大型山水实景音乐剧《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成为张家界强势文化旅游品牌;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加大。成功举办和协办了赛买提天门山高空走钢丝、国际森林保护节等大型活动;深入开展了“平安满意在张家界”专项活动。粤海闽南国际酒店扩建完成,打造了“十字街”精品购物城、大庸府城酒吧一条街等特色街区。旅游秩序实现明显好转,旅游服务配套能力增强,有力的保证旅游业恢复性增长。

七、财税、金融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7559万元(不含市本级,下同),增长22.41%,增速比上年回落0.39个百分点。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0121万元,增长23.18%,增速回落2.12个百分点。税收入库18014万元,增长21.13%,其中国税入库8430万元,地税入库14748万元,分别增长8.4%、21.42%。全区一般预算支出108105万元,增长43.06%。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教育、科技、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等支出快速增长。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46867万元,比上年末增长37.48%,其中农村信用社存款100686万元,增长21.06%;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38894万元,增长52.60%,其中农村信用社贷款72019万元,增长23.57%。贷款重点投向交通、能源、城市、旅游等基础设施建设。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0家,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45102.5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家,同比增长15.8%。全年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7852万元,增长3.49%,其中科技三项经费投入224万元,增长10.35%。专利申请66件,其中发明专利19件。授权专利38件,签订技术合同5项,合同成交金额4725万元。

全区拥有幼儿园92所,其中民办89所,比上年增加33所。幼儿园班数431个,比上年增加103个。在园幼儿11907人,比上年增加1995人。3—6岁幼儿入园率达74.13%,城区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达到了90.42%。拥有小学63所,教职工2159人,全年招生5983人,在校生34910人,毕业生5416人;拥有初级中学18所,教职工875人,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教职工173人;全年招收初中生5477人,在校生15189人,毕业生4330人。“普九”成果得到巩固。全区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分别达到99.98%、98.6%,年辍学率分别为0.02%、1.4%。普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拥有完全中学2所,高级中学 2所,全年招收高中生2468人,在校生6683人,毕业生2168人。全区高考录取率达78.49%,超出全省平均水平近12个百分点,3人考取北大、清华。拥有中等职业学校6所,教职工344人,全年招生1717人,在校生6275人,毕业生1322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4%以上;全年培训成教兼职专干30余人次,培训示范户110多户,培训农校教师80多人次,培训村干部200余人,开展各类职工培训、农民工转移培训累计近0.56万人次。全年投入资金2428.1万元,争取上级扶持资金1535万元。投入1811.3万元,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消除了D级危房。投入1000万元,建成教字垭中学和中心完小,天门小学一期工程顺利完成。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免除课本费341万元,免除率达100%。教师待遇不断改善。全年落实退休教师和农村在职教师政策性津补贴3655万元,落实教师医疗保险资金1000万元。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拥有艺术表演团体82个,其中群众业余文艺团体125个;建立农村集镇文化中心21个,发展文化大户 18户。积极开展“三下乡”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区文化馆组织文艺活动65次,馆办文艺团体全年演出16场次,主办5次。区阳戏剧团全年上演剧目12个(其中创作首演剧目8个),全年演出208场次(其中农村演出180场次),观演群众达4.8万人次(其中农村观众3.5万人次);利用流动舞台车演出180场次,观演群众达3.5万人次。拥有博物馆1个,纪念馆1个,广播电台1座,中、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2座,广播综合覆盖人口27.19万人,覆盖率为60.98%。其中农村广播综合覆盖人口8.05万人,覆盖率为33.51%。拥有电视台2座,电视综合覆盖人口42.21万人,覆盖率为94.66%。本年新通广播电视20户以上自然村305个。

区本级(不含市直)拥有医疗卫生机构151个,床位总数1880张,卫生技术人员2286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017人,注册护士796人。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个,卫生技术人员75人;有乡镇卫生院21个,卫生技术人员366人,乡镇卫生院床位数367张。全年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人数26.7726万人,参合率达87%。

全区拥有体育场地25个,其中运动场8个,游泳池3个。各种训练房9个。全年成功举办县级以上体委运动会3次,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开展全面健身项目12项次,参加全民健身活动人数23万人。群众性体育活动生机勃勃。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额570万元。群众性体育意识不断提升。

十、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新增耕地面积75.31公顷,其中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75.31公顷。当年减少耕地面积71.44公顷,其中建设占用耕地71.44公顷。年末实有耕地面积31929.23公顷,其中水田24896.45公顷。年末拥有水电站37个,其中装机容量1万千瓦水电站4个。年末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3.39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