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市南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5-01 青岛市市南区统计局

2009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市南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中央、省、市关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政策措施,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首善之区的目标,开拓创新、积极作为,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绩。

一、综 合

初步核算,2009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480.70亿元,增长14.1%。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57.28亿元,增长12.8%,第三产业增加值423.42亿元,增长14.3%。二次产业的比例关系调整为11.9:88.1,三产比重提高一个百分点。

2009年,全区实现辖区内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2.50亿元,增长1.1%;区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4.42亿元,增长6.2%;财政支出39.07亿元,下降20.9%。全年国税系统组织税收收入38.30亿元,下降2.5%;地税税收收入53.01亿元,下降0.7%。

截止2009年末,全区经工商注册登记的个体工商户达1.34万户,从业人员2.64万人,注册资本(金)2.09亿元;私营企业1.89万户,从业人员15.79万人,注册资本(金)192.88亿元。

二、工业与建筑业

工业经济运行平稳。2009年全区完成工业增加值38.18亿元,增长4.8%;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48.82亿元,增长6.5%,产品销售率为99.7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7.97亿元,增长5.4%;实交税金总额4.26亿元,下降31.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5.88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3.6%。

建筑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21.50亿元,增长31.2 %。实现利税总额9.42亿元,增长33.5%。

三、固定资产投资

全区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05.94亿元,增长29.2%。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70.36亿元,增长41.5%。全区一批重量级项目进入施工阶段,带动投资增长,西部改造、燕儿岛路改造、青岛世贸中心和银海一号等亿元以上大项目投资贡献明显。

全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19个,新开工项目4个,竣工项目4个;新增固定资产40.50亿元;在建项目计划总投资规模149.71亿元,同比增长42.6%。

全区各类房屋竣工面积60.5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竣工面积32.18万平方米。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70.6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64.43万平方米。

四、国内贸易

2009年,全区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53.84亿元,增长19.3%。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93.57亿元,增长18.1%;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3.90亿元,增长21.7%。

非公有制经济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36亿元,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89.6%,提高1.3个百分点;同比增长21.1%,高于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8个百分点。

五、对外经济

全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80.53亿美元,居全市首位,下降15.9%,其中,出口额44.20亿美元,下降2.1%,进口额36.33亿美元,下降28.2%。民营企业仍为全区外贸出口的主力,出口额35.45亿美元,占全区出口额的比重为80.2%,提高5个百分点。

全年共批准利用外资项目90个,合同外资1.19亿美元,外管局到账外资1.2亿美元,增长3.9%。在新批的90个外资项目中,现代服务业项目87个,所占比重提高8.7个百分点。

2009年,全区引进500万元以上的内资项目90个,实际到位资金达到24.12亿元,增长11.3%。其中,引进5000万元以上内资项目10个,实际到位资金13.16亿元。

六、科学技术和教育

初步统计,2009年全区共获得市级以上科技奖励42项,其中,科技发明奖3项,自然科学奖3项,科学技术进步奖35项。全年专利申请量821件,授权专利611件。

2009年末,全区共有小学30所,在校学生2.89万人,下降0.8%,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全区共有初级中学10所,在校学生1.03万人,下降5.5%,学龄人口入学率100%。

七、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区共有文化机构13处,其中,文化馆1处,文化站10处,公共图书馆1处,档案馆1处。

全区共有卫生机构460处,其中,医院18处,疗养院5处,社区管理中心1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处,妇幼保健机构1处,卫生监督所1处,血站1处,门诊部12处,各类诊所、卫生所、医务室419处。年末各类卫生技术人员5366人,其中,医生1790人。全区拥有医疗床位5237张,其中,医院床位4009张。

全区共有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5所,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0所。

八、城区建设与环境保护

旧城改造稳步推进。云南路片区、联城花园等5处40万平方米安置房竣工;启动了北岛组团等7个项目的拆迁(搬迁)工作,拆迁居民4033户,拆除房屋41万平方米;中岛组团等7个项目65万平方米安置房开工建设;联城海岸685套经济适用房进入主体施工;广州路等5处1421套廉租房开工建设。完成一户一表改造1万余户,整治居民楼300余栋,维修筒子楼31栋,新增供热面积160万平方米,城区热化率达到80%。

城区环境更加优美。2009年,完成栖霞路等164处背街小巷的改造和郧阳路等76条道路的养护维修;建成中山路等8条特色树种路,新增和改造绿地16万平方米,完成街心花园整治50处。

年末道路总长度231.807公里,道路总面积392.913万平方米。

全区空气质量功能区达标率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2.5天;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3.2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8.1分贝;污水处理厂出水达标率100%。

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050.7公顷,绿化覆盖率35.0%;绿地总面积996.66公顷,绿地率33.2%;公共绿地556.2公顷;共植树16.2万株。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9年,全年人口平稳增长,净增人口3928人,年末总人口为55.13万人(户籍人口),增长0.72%;全年新出生人口5038人,出生率为9.13‰;死亡人口2724人,死亡率为4.9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19‰。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59元,增长9.4%;人均消费性支出19136元,增长7.3%;城市恩格尔系数37.1%。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6554元,增长7.6%。

全区单位从业人员31.45万人,登记失业人员4.70万人,再就业3.28万人,自主创业3002人,失业人员技能培训2610人。全年共有2908户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

全区有各类养老机构14处,床位1975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