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胶南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5-01 青岛市胶南市统计局

胶南市统计局

(2010年3月25日)

2009年,面对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胶南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对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和“环湾保护、拥湾发展”重大战略,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全市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好势头,城乡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初步核算,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83.32亿元,比上年增长13.4 %(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63亿元,可比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281.52亿元,增长15%;第三产业增加值165.16亿元,增长12.3 %。一、二、三产业比例为 7.58 :58.25 :34.1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16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国税系统组织税收收入109562万元,比上年减少25.4%;地税税收收入123886万元,比上年增长13.42%。

一、农业

全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65.76亿元,比上年增长4.3%;农业增加值36.6亿元,比上年增长3.4%。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34.1%、0.87%、16.6%和44.96 %。农民人均纯收入9118元,比上年增长8.7%。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单位:吨)

指标 2009年 比上年增减%

粮食 330321 9.59

其中:小麦 158177 9.89

花生 85765 -2.1

烟叶 1436 7.4

蔬菜 500841 -6.4

水果 171802 -5

林业生产成效显著。年内完成造林9495亩,其中荒山造林5362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5.1%,全年完成中幼林抚育面积5万亩,实现林业增加值3205万元。

畜牧业生产发展平稳。受生猪市场价格和养猪政策的影响,农户养殖积极性提高,生猪生产出现恢复性增长,同时,家禽和肉牛、肉羊等产业也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肉蛋奶总产量实现7.41万吨。

主要畜产品产量如下:

指标 计量单位   2009年

肉类产量 吨 60682

其中:猪肉 吨 46930

牛肉 吨 1335

羊肉 吨 813

牛羊奶 吨 13401

禽蛋 吨 20619

生猪当年出栏 头 704406

大牲畜年未存栏 头 328

生猪年末存栏 头 385216

羊年末存栏 只 63893

家禽年末存栏 只 3512926

渔业生产以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以优化产业结构、转变渔业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生态、高效、品牌”三个理念,突出“质量、安全、效益”三个重点,大力提升渔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全市渔业生产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全市完成水产品总产量29.5万吨,比上年增长3.5%,其中:捕捞产量6万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养殖产量22.7万吨,比上年增长4.16%。实现水产品总产值35.9亿元,其中:海水养殖产量22.7万吨,占水产品总产量的76.9%。海、淡水养殖面积11915.8公顷,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全市自来水覆盖率达到了99.7%,通汽车率达到了100%。所有村庄均开通了固定电话,通话户数达到16.8万户,占全市农村总户数的比重达到77.3%,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手机148部。农村生产条件继续改善,2009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68.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2%。农用拖拉机4.1万台。

二、工业

全市工业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在自主创新、节能降耗上狠下功夫,努力打造环保型强势工业,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全市工业经济稳步快速增长,完成工业总产值1121亿元,工业增加值297.7亿元,实现工业产品销售收入1073亿元。全市年内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家,达到862家。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增加值和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1001.9亿元、263.2亿元和95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8%、14.9%和21.3%。

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86.9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5.98%,比上年提高1.38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生产量如下:

指标 计量单位 2009 年

发电量总计 万KWh 31269

饮料酒 千升 47383

橡胶轮胎 万条 2654

机制纸及纸板 吨 199443

交流电机 千瓦 1065042

三、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90.1亿元,同比增长25.2%。其中,完成城镇规模以上投资额175.3 亿元,同比增长34.7%。在国家宏观政策引导下,房地产市场发展良好,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21.4亿元,同比增长25.3%,竣工房屋面积75.45万平方米(含竣工住宅面积72.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2.4%,商品房销售面积116.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9.8%,完成销售额达50.07亿元,同比增长146%。

四、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道路交通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2106.6公里(含农村公路和高速公路),公路密度为114/百平方公里。

公路、水路客货运输协调发展,2009年全市新增道路运输企业25家、水运企业1家,新增道路货运车辆2910辆,客船1艘。年末,全市各类运输业户达到8600家,营运机动车船达到10000辆(艘),其中:营运客车308辆,公交车178辆,出租车162辆,营运货车9345辆,营运客船6艘、货船1艘。全年共完成公路、水路客运量2098.1万人次、旅客周转量74640.83万人次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0 %、10%;完成货运量4040万吨,货物周转量170530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1%、12%。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6397万元,增长1.37%,订销报纸1580万份,增长55%。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35300万元。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普及和提高,互联网用户累计达79100户。年末市话交换机总容量达25.4万门;全市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8.6万户;全市移动电话发展到45.66万户,其中年内新增10.2万户。

五、国内外贸易及个体私营经济

随着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极大地推动了我市消费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各行业零售全面增长。年内实现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30.4亿元,同比增长18.3%,其中:批发贸易业零售额完成261652万元,零售贸易业完成789272万元,住宿餐饮业完成193201万元,其他行业完成5988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5.46%、16.98%、26.11%和2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