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4)

2010-06-30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统计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2000年,天津开发区成功举办了全国十大杰出青年颁奖晚会、中秋交响乐晚会等一系列大型文娱活动,组织了第二届国际城市雕塑比赛、泰达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多项艺术展览与比赛,成立了泰达文化艺术中心,中国美术培训中心也在积极运作之中,各类文化设施不断完善。泰达有线电视台全年制作各类专题、新闻节目293期,播出38套国内外电视节目。《滨海时报》发行规模进一步扩大。

卫生事业取得新的发展。泰达国际医院正在筹建,泰达第一医院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开发区红十字会正式成立。各类医疗保健机构稳步发展,卫生防疫、预防保健、药品管理、社区医疗服务等工作更加深入。截至2000年底,全区共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38人,其中高级卫生技术人员105人;拥有床位120张。

体育事业发展良好。2000年,泰达足球俱乐部圆满完成了甲A比赛。天津开发区成功举办了第四届运动会和“泰达杯”长跑比赛,各项传统比赛规模进一步扩大,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

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环境保护事业继续加强,环境质量保持良好、稳定状态。2000年,天津开发区空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要求,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年均污染指数(API)分别为92、31和20,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和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分别为55。6分贝和68分贝,达到国家《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要求;经过分散处理和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废水排放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要求。

2000年,开发区环境管理步入国际化轨道,建立了区域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通过了中国环境科学院环境管理体系审核中心和英国国家质量保证有限公司的双重认证,被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命名为ISO14000国家示范区。全区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的企业已达13家。完善环境基础设施,提高区域污染防治能力,开辟资源综合利用的新途径,开发区环境保护能力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年内,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正式投入使用,日处理能力达1000吨的电镀废水处理中心竣工并投入运行,中水回用、固体废物处理中心等项目也在积极筹备当中,在污泥处置及有效利用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城区绿化、美化工作进一步加强,建设了东海路防护林等多条绿带,生态型现代化城区建设初见成效。2000年,开发区新增绿地面积57。5万平方米。截至2000年底,全区绿地面积353。7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1。3%。公众环境意识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开发区国际学校和一中、一小被命名为天津市绿色学校。

资源利用更趋合理。2000年,天津开发区水、电、气、热消耗量增速均低于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及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特别是对水资源的保护取得了突出成绩。全年,开发区水消耗量为2121。96万立方米,同比增长2。6%;电力消耗量64923。73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6。0%;天然气消耗量606。13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4。5%;混合气消耗量335。55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9。6%;液化气消耗量0。36万吨,同比下降29。0%;热力消耗量111。55万吨,同比增长14。4%。

十一、法制建设

坚持“依法治区”的原则,依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宗旨,加强法制建设力度,严格依法行政,为全区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000年,天津开发区对自建区以来颁布的所有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制订并通过了多项行政管理规定;《〈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劳动管理规定〉修正案》经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开发区的法制环境进一步完善,法制体系进一步健全。截至2000年底,天津开发区共发布行政管理规定101项,其中现行有效的行政管理规定共69项。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全区社会秩序持续稳定。2000年,天津开发区公检法机关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落实,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为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法律咨询、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得到加强。

十二、人口及劳动状况

2000年底,全区从业人员共有19。1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6万人,其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从业人员13。45万人。区内居住人口3。36万人。

2000年全区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实得)27。26亿元,其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19。99亿元。中方从业人员人均月劳动报酬(实得)1103元。

2000年,天津开发区社会保障事业取得新的进展,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已基本覆盖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