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州奎屯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活跃。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给市场带来了积极影响,居民消费意识有所增强,消费需求层次不断提高。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0亿元,比上年增长8.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增长9.0%,餐饮业增长16.2%,其他行业增长4.6%。 经济效益有所改善,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不含兵团)商品销售净额1.39亿元,下降25.1%,利润总额274万元,增加110万元。 市场建设取得较大成绩,商品市场体系逐步完善,新型业态不断涌现。全市共有商品交易市场19个,其中消费品市场15个,生产资料市场2个,生产要素市场2个。集贸市场成交活跃,全年完成集市贸易成交额7654万元,同期增长6.8%。 全市共有个体工商户5604户,私营企业480户,分别比上年增长6.1%和17.4%,其中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户数占总户数的52.8%。传统综合性百货商场逐步由个体私营的经营所取代。超市、平价广场、专卖店、连锁店等新型商业业态显示出旺盛生命力。 市场物价稳中略涨。全年的物价总水平一直保持小幅平稳上涨格局。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0.9%,各月价格指数波动幅度均在101.2-100.6之间运行,实现了全年物价总水平正增长。居民消费八大类价格指数中与上年同期比较,呈现升多降少,有五类上涨,三类下降。在居民消费价格八大类中涨幅较大的是,食品类和医疗保健个人用品类价格指数分别为103.9%和101.9%,降幅较大的是,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指数97.7%。 类 别 指数(上年=100) 2001年 居民消费价格 100.9 食品类 103.9 粮食类 101.1 肉禽及其制品类 114.0 蛋类 101.1 水产品类 110.8 菜类 106.1 烟酒及用品 98.0 衣着 101.0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 97.7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1.9 交通和通讯 98.0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0.3 居住 100.2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平稳增长。继续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完善财政管理制度,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全年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3.1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全年地方财政收入1.3亿元,比上年增长10.9%,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24.8%,地方财政支出10586万元,比上年增长24.7%。 金融业稳步发展。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金融调节功能,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货币流动性逐步增强。年末金融业各项存款余额36.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0.7%,其中,企业存款余额8.8亿元,下降2.8%,城镇储蓄存款余额13.8亿元,比上年增长2.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6.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5.3%,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8.2亿元,增长28.2%;中期流动资金贷款余额0.9亿元,增长2.2倍%;中长期贷款余额6.0亿元,增长8.9%。全年货币投放2.45亿元。 保险业快速发展不断壮大。全年保费收入9934万元,增长19.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986万元,增长15.1%;寿险保费收入4725亿元,增长1倍。全年保险赔付支出4091万元,增长43.2%。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工作取得新进展。积极推动科学技术为生产力服务,不断促进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全市实施科技计划项目13项,有3项发明获13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银奖。重点实施对开干齐乡的科技扶贫。2001年,奎屯市通过自治区对科技进步目标考核验收,获得优秀。 科技队伍稳步发展,年末,国有、集体企事业单位共有专业技术人员8701人,占单位从业人员的24.5%,比上年比例提高了2.1个百分点,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2788人,占单位从业人数7.8%,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科学事业费支出24万元,比上年增长14.3%。 教育事业在改革调整中加快发展。抓好教学质量,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向素质教育迈进。市属新建一所小学,教育经费大幅度增长,2001年教育事业费2179万元,比上年增长33.8%。全市现有32所学校,校高等院校1所,中专8所,普通中学10所,技工学校2所,小学11所。有专任教师1552人,比上年减少129人。在校人数2.25万人,比上年略有增加,各种教育渠道的开通,为求知者大开方便之门,成人高中等教育在校人数达到3452人,比上年增长近1倍。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以节日文化为龙头,社区文化为依托,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文化活动,组织举办“惠丰杯”、“工行杯”各种节日文化活动,举办了“国贸杯”文化艺术周活动。举办各种美术展览,展出作品200多幅。开展了图书宣传周活动,图书馆接待读者一万多人次。广泛开展了思想道德建设和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创建自治区级文明单位8个,自治州级文明单位9个。 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成功举办了首届“建设杯”社区运动会和“建设杯”妇女运动会,成为我市群众体育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参赛单位和人数最多的一次群众体育盛会。承接了2001年度全区田径和射击比赛,并举办了70场球类比赛。在参加的9项年度比赛中,共获金牌11枚,银牌12枚和铜牌12枚。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医疗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加大对药品的监督管理,强化了医德医风教育,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62个,卫生技术人员1662人,其中医生732人。病床数1143张。 十、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增长速度保持平稳。年末全市总人口12.05万人,比上年增加5648人,增长4.9%,其中非农业人口10.48万人。总户数4.25万户,比上年增长5.1%。共有32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8104人,比上年增长1.0%,占总人口的6.7%。全年出生人数1303人,出生率为11.08‰、死亡率为3.07‰、自然增长率为8.01‰,均比上年有所下降。 城市居民收入继续提高,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改善。据抽样调查推算,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93元,比上年增长8.2%。年末,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33元,增长12.1%。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3.1平方米,增长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