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州奎屯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6-24 伊犁州奎屯市统计局

金融业稳步发展。全年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1364万元,比上年增长7.7%,金融存款稳定增加,年末金融业各项存款余额36.2亿元,比年初增加3.8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0.9亿元,比年初减少5.2亿元。城镇储蓄存款余额13.8亿元,比上年增长6.2%,比1995年增长1.3倍。“九五”期间年均增长17.7%。

保险事业发展迅速。全年保险业务收入7190万元,比1995年增长2.5倍,五年间平均增长28.3%。承保额达93.6亿元,比上年增长23.3%,比1995年增长2.4倍,“九五”期间,年均增长27.4%。全年已决赔款总额2856万元,比上年增长4.2%。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加强科技队伍的建设,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年末我市拥有专业技术人员8864人,占单位从业人员的22.4%,比上年比例提高了0.3个百分点,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2655人,占单位从业人数6.7%,比上年提高0.6百分点。一年来加大了科技的投入,全年科学事业费支出21万元,比上年增长10.5%。“九五”期间累计支出94万元,比“八五”时期增长8.0%。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把教育事业作为优先发展战略,教育投入逐年加大,九年义务教育各项指标继续保持自治区的较高水平,全年教育事业费1629万元,比上年增长18.5%。“九五”期间累计7006万元,五年间平均以9.1%的速度递增。全市有35所学校,校舍和教学设备基本齐备,师资力量不断加强,现有专任教师1681人,比上年增加184人,增长12.3%,比“八五”期末的1995年增长5.3%。在校人数2.2万人,增长13.0%,比1995年增长27.8%,增加近五千学生。坚持开展各种成人教育,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成人高、中等教育在校人数1716人,与上年基本持平。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以创建文明城市,提高人民群众文明素质和身体健康为目的,开展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弘扬“奎屯”精神,为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举办了多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民族团结教育活动,面向基层辅导文化活动节目100余次,培训文化骨干,组织各种大型活动,如《奔向新世纪》。举办各种美术展览,展出作品200多幅,图书馆藏书9.3万册,比1995年增加4000余册,增长4.5%,面向基层延长了服务时间,接待读者一万人次。

举办多种多样的体育运动,增强全民身体素质,建立健全一整套适于群众的健身活动和管理制度。17个体育协会全年组织活动50多项次,参加人数2万余人。承接了2000年度全国运动学校和“田径之乡”及自治区田径比赛,举办100场球类比赛。参加区运动会获金牌11块,银牌12块,铜牌12块。在参加全国运动会8个比赛项目中,获1块金牌,3块银牌和3块铜牌。

医疗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单位在防病、治病上不断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使医疗卫生工作上一个新台阶。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687人,其中医生768人。每千人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5人,拥有医生7人。病床数1089张,每千人拥有10张。

十、人口和人民生活

2000年末奎屯市总人口11.48万人,比上年增长0.56万人,增长5.2%,比1995年增长19.7%,净增人口1.9万人,年均增长3.7%。非农业人口9.94万人。总户数4.04万户,比上年增长5.1%,净增1944户。32个少数民族人口8025人,比上年增长5.1%,占总人口的7.0%,比1995年净增904人。全年出生人数1286人,出生率为11.42‰,死亡率为3.25%,自然增长率8.17‰,与上年和1995年相比基本持平。

城镇居民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年末社会劳动者人数4.8万人,比上年下降3.8%,其中,职工人数3.5万人,个体私营劳动者1.3万人。全年工资总额3.34亿元,年职工平均工资7621元,比上年增长14.8%。 “九五”期间,职工平均工资年均递增8.6%。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39元,比上年增长7.3%,比1995年增加1538元,“九五”期间递增6.7%。人均消费支出4662元,比上年增长20.2%,比1995年增加3183元。五年间,年均消费支出增长25.8%。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由“温饱”向“小康”历史性转变。

注:国内生产总值及各项产值数据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