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东山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6-24 漳州市东山县统计局

七、交通运输、邮政和电信

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1.92亿元,增长10%。全年邮政业务总量实现1084万元,邮政业务收入实现583万元,分别增长110.9%和68%。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5.5万户,移动电话8.5万户,国际互联网络用户1.2万户。

港口营运规模扩大,对台散杂货进口步向货柜化,实现每周两艘次运营,冷冻货物直航高雄渐成规模。全年港口吞吐量达到141.03万吨,增长19.4%。其中:进口货物36.17万吨,下降32.9%;出口货物104.86万吨,增长63.2%。

八、财政和金融

全年财政总收入42340万元,比上年增收10272万元,增长32%。其中,上划中央收入13424万元,增长29.3%;地方级财政收入28916万元,比上年增收7231万元,增长33.3%。国税完成收入15463万元,增长29%;地税完成收入15580万元,增长27.4%。

全年财政支出66910万元,增长7.8%。其中:教育支出10070万元,增长30.8%,科学技术支出303万元,增长18.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228万元,增长25.8%,医疗卫生支出3864万元,增长33.2%,农林水事务支出15888万元,增长4.24倍。全年争取项目资金22885万元,同比增加7696万元;成功信贷融资18345万元,推进多项惠民重点工程建设。

2005-2009年财政总收入与地方级财政收入

金融运作宽松稳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力度加大,年末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0.86亿元,增长25.5%。其中储蓄存款余额20.82亿元,增长15.4%。各项贷款余额30.45亿元,比年初增投11.8亿元,增长63.1%。其中:短期贷款13.3亿元,比年初增加3.6亿元,主要因素是工业贷款增加2.48亿元;中长期贷款17.1亿元,比年初增加8.13亿元,主要因素是基本建设贷款增加7.08亿元。重点规模企业银行授信额度突破20亿元,当年增加近10亿元。

2005-2009年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发展取得新成绩,高考上线率再创新高,本三批以上上线总数745人,获“漳州市高中教学质量先进县”称号,东山一中通过省一级达标校验收,调整撤并7所小学,学校布局进一步优化。

全县现有普通中学12所,当年招生3637人,在校生11830人;小学42所,当年招生1989人,在校生13225人;幼儿园111家,在园幼儿4794人;职业中专1所,在校生2561人。全县教职工(公办)2087人。

东山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通过验收。全年共组织申请专利数13项、获得专利授权数11项;有“杂色鲍的遗传改良及中试示范”等3项课题荣获省、市科技进步奖;有2家企业研发中心获市级确认;向国家、省、市等上级科技部门申报科技计划项目5项,获准立项3项(其中:国家科技部1项、省级1项、市级1项),获项目支持资金62万元。

十、文化体育、广电和卫生

2009年,东山汇聚“两厅四馆”的文博中心基本完工,两岸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多次组团赴台开展经贸文化交流,关帝神像巡安台湾;“东山陆桥”作为福建省唯一项目入选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

全年新建设24个乡村文体活动中心,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获市第十一届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五名和“体育道德风尚奖”。

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广电综合大楼建成投入使用,实现电缆传输,村村入网,综合覆盖率达100%,主要城区数字电视整体转换进一步加快。

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县医院通过二甲复评验收,新院建设正式启动;陈城、前楼等乡镇卫生院建设有序推进。全县现有卫生医疗机构16个,有卫生技术员563人。新农合参合率连续两年达到100%,参保患者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基金使用率达92.2%,受益率5.4%;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达到87425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根据全省1%人口抽样调查推算,2009年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0.8‰,死亡率5.8‰,自然增长率5.0‰。年末全县总户数59683户,总人口207321人(户籍人口)、 常住人口21.5万人,城镇化水平为47.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57元,比上年增加1649元,增长14.7%;农民人均纯收入7567元,比上年增加566元,增长8.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689元,增长9.7%,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958元,增长7%;城镇与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8%和51.6%。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2462元,比上年增加3141元,增长16.3%。

财政投入6500多万元,实现津补贴、住房公积金等足额拨付。城乡低保实现提标扩面,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面由2.08%扩大到3.86%,增加保障对象2429人,总数达到5271人;扩大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面,提高人均补差;对现有城乡低保对象中的重度残疾人,在原有低保补助水平的基础上,按城市每人每月50元、农村每人每月30元的标准增发低保金。

基本养老保险完成参保率108.29%,基本医疗保险完成参保率118.35%,失业保险完成参保率106%,工伤保险完成参保率132.35%,生育保险完成参保率167.32%。

2005-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完成第一批中央增投项目沿海防护林建设任务8908亩;完成省级预算内沿海防护林造林项目1469亩;完成“三面山”景观绿化第一期工程,种植景观大树2340株,背景林3.5万株。全县林木绿化率29.3%,森林覆盖率27.5%。

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全年365天,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环境质量达标率100%以上,红旗水库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全年二氧化硫(SO2)排放量控制在864.2吨以内、化学需氧量(COD) 排放量控制在3779.8吨以内。推进“三湾整治”和八尺门海域治理和态修复工作,海水质量持续改善;双东污水处理厂和铜钵氧化塘建成投入运营;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开工建设。

2009年,全县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23起,同比减少32起,下降58.2%;死亡人数16人,同比减少6人,下降27.3%;受伤人数18人,同比减少14人,下降45.2%;直接经济损失69万元,同比减少121.3万元,下降63.7%。亿元GDP死亡率为0.27,工矿商贸10万就业人员死亡率为0,控制在市政府下达控制指标1.05内。道路交通死亡13人,全县机动车辆36000辆,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3.61,控制在市政府下达控制指标3.88内。

注:1、本公报所列数据为2009年快报数。

2、本公报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及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