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东山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东山县统计局 2009年是东山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各项工作实现全面晋位的一年。这一年,全县上下锁定“建设国际旅游海岛”这一终极目标,紧紧围绕“海西建设,东山先行”的工作主线, 强力推进 “9+2”纲要实施,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了“项目突破、发展提速、排名晋位、干群普惠、决战决胜”的既定目标。纵观2009年经济走势,经济总量进一步壮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区域发展竞争力进一步提高,这为我县“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全面完成奠定了扎实基础。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6.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1亿元,增长5.6%,拉动增长1.6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23.31亿元,增长23.1%,拉动增长9.3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6.54亿元,增长13.7%,拉动增长4.22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6548元,比上年增长14.5%。 产业结构趋向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2008年32.91:38.02:29.07调整为30.02:40.93:29.04;工业主导先行,贡献增额61.1%;服务业联袂发展,贡献增额28.8%;投资强度与外贸依存度分别达到42.2 %和61.0%,同比提高2.3个和21.3个百分点。 2005-2009年GDP总量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1.8%(见表1),其中消费品价格下降2.3%,服务价格上涨0.1%。工业品价格下降6.1%。 表1 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单位:% 指 标 全 县 居民消费价格 -1.8 食 品 -2.8 其中:油脂 -12.3 肉禽及其制品 -15.9 烟酒及用品 0.6 衣 着 -0.7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0.1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1 交通和通信 -1.4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0.7 居 住 -4.4 2005-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实现100%覆盖,全县新安置城镇失业人员就业425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3%。农村就业渠道逐步拓宽,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283人,技能培训2585人。 二、农 业 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30.91亿元,增长5.9%。其中:农业产值2.06亿元,增长2.9%;林业产值0.04亿元,下降16.1%;牧业产值0.77亿元,增长0.7%;渔业产值26.59亿元,增长6.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45亿元,增长5.9%。 海洋捕捞新增钢质渔船168艘,全县达到624艘,渔汛整体趋于平淡;水产养殖除牙鲆外,主要大宗产品产销经营看好,特别是鲍鱼行业育苗与养成明显优于近几年,产值超过3亿元;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8.79万吨,增长2.6%。芦笋投产1.8万亩,产量2.06万吨,政府贴补100万元促进鲜笋、冻笋进入上海、武汉、福州、厦门等大中城市超市,一定程度上缓解芦笋价低售难的局势;优新水果、订单蔬菜投产5200亩和6500亩,增产增收。粮食播种面积21310亩,总产量7344吨,下降1.1%。畜牧业肉类产量3880吨,增长8.5%。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全县现有11家企业分获省、市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称号。 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建设西埔湾、白埕-乌礁湾等农村公路38.8公里,建成岐下、田尾、东门屿三个陆岛交通码头,总投资2372万元、总长8.68公里的陈城、杏陈、长山尾和康美等六期海堤除险加固项目竣工。 表2 2009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吨 产品名称 产 量 比上年增长% 蔬 菜 56857 0.02 #芦笋 20590 -7.3 萝卜 11356 8.2 水 果 11229 -6.9 #龙眼 5539 -8.7 青枣 2024 2.8 肉 类 3880 8.5 水产品总产量 287853 2.6 #海洋捕捞 147975 1.7 海水养殖 131949 3.5 淡水养殖 7929 6.7 海水产品中: 鱼类产量 110042 3.4 甲壳类产量 33342 -2.0 贝类产量 103093 3.2 藻类产量 16026 5.3 2005-2009年农业增加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