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泗水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泗水县统计局 2009年3月14日 2008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果牧大县、生态名县”战略,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切实转变工作方式,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的良好态势,人民生活稳步提高,城乡人居环境日益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9.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21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42.93亿元,增长20.5%;第三产业增加值25.19亿元,增长16.1%。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业增加值0.83亿元,增长10.3%;批零贸易业增加值4.5亿元,增长22%;住宿餐饮业增加值3.45亿元,增长25.9%;房地产业增加值4.03亿元,增长18.4%。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3.7:48.1:28.2,与年初相比,一产下降1个百分点、二产提高2.2个百分点、三产下降1.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GDP贡献率分别为4.4%、65.3%、30.3%;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7、10.2、4.8个百分点。人均GDP达到14695元,比上年增加2956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5.02%。 二、农林牧渔业 以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加大各项惠农支农政策扶持力度,深度调整农业结构,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2008年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1.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1%。 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全年粮食总产22.12万吨,比上年增长10.8%。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644公顷,粮经作物比例为47:53。蔬菜瓜果面积达到24278公顷,比上年增加4772公顷。 林业生产持续发展。坚持发展经济林与生态林并重、荒山造林与平原绿化同步,全年荒山荒沙造林面积2022公顷,全年经济林产品产量61240吨。 畜产品和渔业产品。年末生猪存栏24.42万头、羊存栏31.11万只、家禽存栏435.58万只;肉、蛋、奶产量为6.86万吨、2.92万吨和0.38万吨,比去年均有不同幅度增长。水产养殖面积1622公顷,水产品产量3419吨。 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94301千瓦,增长10.9%;农用拖拉机8800台,增长8.9%;联合收获机483台,总动力7039千瓦,其中自走式联合收获机141台。全年机耕面积达到25.27千公顷,机播面积43.64千公顷,其中小麦机播面积19.3千公顷,机械灌溉作业面积达到25.19千公顷。 全面实施民心工程,认真落实国家各项惠民政策,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并直接发放到户。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从打工获得的收入也相应提高。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在村村通电的基础上,实现了村村通电话,通汽车,通自来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5.66%。 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计量单位绝对数比上年增长(%) 2008年2007年 粮食万吨22.12 19.96 10.8 夏粮万吨10.30 7.44 38.4 秋粮万吨11.82 12.51 -5.5 棉花万吨0.24 0.26 -6.6 花生万吨7.13 6.75 5.6 瓜类万吨40.05 29.35 36.4 蔬菜万吨76.85 79.11 -2.9 水果万吨5.85 6.24 -6.2 肉类万吨6.86 6.25 9.6 禽蛋万吨2.92 3.57 -18.1 水产品万吨0.34 0.37 -7.6 牛年末存栏万头2.88 2.93 -1.4 生猪年末存栏数万头24.42 21.17 15.4 羊年末存栏数万只31.11 28.45 9.3 家禽万只435.58 342.39 27.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强县”战略目标深入实施,全县努力克服全球经济危机影响,泗水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增幅有所放缓。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229个,比年初增加44个;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2.29亿元,同比增长28.7%,增幅比年初下降14.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456793万元,同比增长44.7%;实现利税161957万元,同比增长38.4%;利润111688万元,同比增长55.4%。节能降耗继续保持较好成效,万元GDP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实现双下降。 房地产迅速增多带动建筑业生产增长加快,经济效益良好。2008年全县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97亿元,按可比价同比增长8.2%。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7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5亿元。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计量单位2008年2007年增幅(%) 鲜冷藏冻肉吨14596.7714910.06-2.1 水泥排水管千米201533.3 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花岗石板材)平方米2718480172734357.4 精制茶吨317497-36.2 水泥吨18909372118704-10.8 水泥熟料吨21082562459582-14.3 化学农药原药(折有效成分100%)吨179851386629.7 除草剂原药吨179851386629.7 原油加工量吨224890 汽油吨157220 柴油吨67670 精制食用植物油吨7907.778870.3 初级形态的塑料(塑料树脂及共聚物)吨61651590287.7 饮料酒千升5262754427-3.3 葡萄酒千升39160 纸浆(原生浆及废纸浆)吨100597940047.0 机制纸及纸板(外购原纸加工除外)吨46945442600210.2 发电量万千瓦小时32050.6229324.89.3 火电万千瓦小时32050.6229324.89.3 饼干吨133042153517.9 白酒(折65度,商品量)千升1687123137.0 啤酒千升4702453196-11.6 发酵酒精(折96度,商品量)千升560.40 乳制品吨3928310426.5 液体乳吨3928310426.5 家具件49996619-24.5 木质家具件49996619-24.5 四、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 近年来,我县不断改善投资发展环境,全面提高招商引资水平。08年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均大幅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46.8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4.4亿元,增长50.2%;其中城镇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9.8亿元,增长65.0%;农村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1.2亿元,增长50.4%;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37亿元。 五、国内贸易、民营经济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9亿元,增长26.5%。其中县及县以上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2.5亿元;县以下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4.4亿元。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1.2亿元,住宿餐饮业零售额4.8亿元。在全部消费品零售总额中,非公有经济零售额34.2亿元,所占比重达到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