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地区玉屏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3)
部 部 部 户 % 5583.22 5113.26 469.96 14499 6013 7577 65298 922 4736 54.21 7.03 6.2 16.94 -42.73 -15.86 -24.88 39.47 -42.73 31.41 19.33 七、旅游与招商引资 旅游业强劲增长。2009年,围绕“梵天净土、桃源铜仁”的品牌定位,我县积极组织力量参加了地委、行署组织的“4.28”、“4.30”等大型文化旅游宣传活动,借助国内主流高端媒体,强势宣传推介以梵净山为龙头的旅游资源,全区旅游业得以快速发展,我县“过境游”特色凸显;成功举办的“玉屏箫笛走进香港”活动更加向外提高了玉屏箫笛的知名度,推进了玉屏北侗文化旅游热,旅游入境、过境人数大幅增加,实现旅游服务总收入18595.67亿元,比上年增长53%。 以旅游文化推介搭台,大力改善招商引资软硬环境,狠抓项目招商,全年共引进项目27个,签订协议金额77090万元,比上年增长22.2%,实际到位资金75490万元,比上年增长10.03%。 表8:2009年招商情况 指标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招商个数 其中:玉屏片区 大龙片区 协议金额 其中:玉屏片区 大龙片区 实际到位资金 其中:玉屏片区 大龙片区 个 个 个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27 10 17 77090 24800 52290 75490 43390 32100 -20.59 66.67 -39.28 22.2 -17.88 59.0 10.03 5.64 16.58 八、财政税收和金融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22511.8万元,超地区下达任务的0.05%完成任务,比上年增长0.3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1938.1万元,完成任务数的121.57%,同比增长38.61%,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为7823.4万元,同比增长8.84%,非税收收入为4114.7万元,同比增长188.77%。财政总支出48171.8万元,同比增长18.47%,其中:一般预算支出46398.3万元,同比增长19.59%,其中:基本公共管理与服务支出7560.6万元,增长6.2%,教育支出8259万元,增长6.54%,科学技术支出333.8万元,增长561.0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631.2万元,增长43.68%,医疗卫生支出3869.3万元,增长39.12%,农林水事务支出7854.8万元,增长40.6%。 表9:2009年财政收支情况 指标名称 绝对数(万元) 比上年增长(%) 财政总收入 22511.8 0.32 其中:一般预算收入 11938.1 38.61 其中:税收收入 7823.4 8.84 非税收收入 4114.7 188.77 财政总支出 48171.8 18.47 其中:一般预算支出 46398.3 19.59 其中:基本公共管理与服务 7560.6 6.2 教育 8259.3 6.54 科学技术 333.8 561.01 社会保障和就业 4631.2 43.68 医疗卫生 3869.3 39.12 环境保护 1688.4 45.53 农林水事务 7854.8 40.6 财政总收入分征收部门看:国税完成9849.1万元,占任务的100.09%,同比下降25.85%,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43.75%,比上年下降15.52个百分点;地税部门完成8820.3万元,占年任务的100%,同比增长10.61%,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39.18%,比上年增长3.64个百分点;财政部门完成3842.4万元,占任务的100.06%,同比增长229.99%,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17.07%,比上年增长11.88个百分点。 ![]() 金融存贷款大幅增长。全年全县全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40194万元,同比增长25.4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86456万元,同比增长19.76%;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46316万元,同比增长11.35%。 九、教育、文化、卫生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09年全县财政对教育事业的投入达8259.3万元,同比增长6.54%,教师待遇提高、农村薄弱校舍改造和建设工程得以顺利进行,整体教学质量大幅提高。“两基”顺利通过“国检”,实现了我县义务教育历史性的跨越。年末,全县有普通中学学校11所,其中完中2所,高级中学1所;招生3113人,其中完中580人,高级中学651人;在校生7642人,其中完中和高级中学分别为1494人、1771人;毕业生2371人,其中完中551人,高级中学499人;有专任教师539人,其中完中和高级中学各有121人。有小学65所(含21个教学点),招生1992人,在校生12102人,毕业生1872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3%,初中毛入学率101.85%,小学教师合格率为100%,初中教师合格率为99.73%,高中教师合格率为92.59%。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为进一步保护和传承箫笛北京侗文化,县里积极筹办了“玉屏箫笛走进香港”活动,制定出台了箫笛演奏拔尖人才选评办法并完成首届选拔工作;为改善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先后完成了年度73个村民组的“村村通(电视)”工程任务和建立21个“农家书屋”的任务。2009年末,全县有文化馆(站)7个、艺术团1个、图书馆6个,有广播、电视台(站)7个,安装调频广播喇叭38只,比上年增加6个;有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13477座,比上年新增1614座;有线电视用户14000户,比上年增加1600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3%,比上年上升了0.02个百分点。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加大了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全年财政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支出达3869.3万元,比上年增长了39.12%,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全面加强,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开展,启动了“降消”项目,加大重点传染病防控力度,特别是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水平有新提高。2009年,全县有卫生机构1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9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383人,比上年增加20人,其中:执业医师119人,执业助理医师35人,注册护士157人,卫生机构床位313张,每千人拥有床位数为2.1张,比上年0.13张/千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