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地区玉屏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4)
十、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全县城镇从业人员15427人,比上年增长14.28%。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11人,比上年减少9.86%,其中,安排“4050”人员再就业171人,增长67.65%,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42%,比上年下降0.05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通过发展并完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五大保险,群众就医等问题得到加快解决,社会和谐进程有序推进。2009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877人(不含中央及省地驻玉单位和行政事业单位),比上年增长10.18%;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122人,比上年增长20.29%;参加基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7885人,与上年持平;新启动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6130人,医疗保障面加大;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6577人;参加生育保险2950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人数为112606人,参合率达95.62%,11.91万人次获得“新农合”减免补贴,当年费用总支出998.07万元,资金使用率达88.63%。 全县有社会福利院、城乡敬老院5个,比上年增加1个,床位150张,比上年增加50张。全年发放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854.82万元,比上年增长14.19%,接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救济50449人次,比上年增长1.34%;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665.05万元,比上年增长21.54%,;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救济39157人次,比上年增长0.4%。全年接受社会捐赠67405万元,比上年增长502.02倍。 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健康发展。全区共有各类社会福利院、敬老院110个,增加3个,床位3587张,增加975张,收养2471人,增长42.9%。 十一、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增长速度相对平稳。据公安年报统计:年末全县总人口149341人,比上年增加92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4672人,农业人口114562人,未落户常住人口107人,分别比上年增加249人、789人、减少118人。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18.1%,比上年上升3.92个百分点。人口出生率为13.62‰,比上年提高2.99个千分点,比全区平均水平低0.38个千分点;死亡率为6.23‰,比上年上升0.59个千分点,比地区平均水平低0.26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79‰,分别比上年和全区平均水平低1.8个千分点、0.16个千分点。另据省统计局抽样调查推算显示:2009年我县常住(半年口径)人口13.52万人,比上年增长0.15%。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提高。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各项惠民政策和增加农村群众收入的各项工作措施,积极兑现干部职工的待遇政策,城乡居民收入显著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602元,比全区平均水平高860元,比上年增长9.72%;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9100元,比上年增长35.91%。 据本县农经住户调查资料显示:农村居民人均生活费支出2045元,比上年下降12.79%,其中:食品消费支出1226元,下降2.7%,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59.92%。 ![]() 据据国家统计局铜仁调查队资料显示: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铜仁市,下同)9647元,比上年增长11.9%。人均消费性支出6193元,下降4.6%,其中:食品消费支出2615元,下降7.4%,城镇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2.2%。 十三、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新成绩。全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投资5445.8万元,重点环保项目县城污水处理厂已建成并通水试运行;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752吨,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为98%,均在地区下达的减排指标控制目标内。 安全生产工作得到大力加强。全年全县发生各类事故30起,比上年下降3.2%;死亡16人,比上年下降11.1%;伤44人,比上年下降13.73%。其中工矿商贸事故4起,死亡4人,受伤1人;道路交通事故24起,死亡12人,伤43人;火灾事故2起,无人员伤亡。亿元生产总值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为0.7263人,下降18.53%。 注: (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全县卫生机构数中不包括诊所、卫生所、医务室。 (4)、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为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全部工业企业。 (5)、自2008年开始,根据全国统一规定,人口数按常住半年及以上口径公布,按此口径,全县年末常住总人口为13.52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