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武隆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6-02 重庆市武隆县统计局

2009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铁矿“6.5”山体跨塌自然灾害严重影响,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政策措施,紧紧围绕县委“1234”战略部署,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全县经济呈现出了低开高走、企稳回升、逐步向好的平稳较快发展态势。积极改善民生,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一、综 合

据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9200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9%,增幅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与全市持平,比全国高出6.2个百分点。分产业看:一产业增加值94449万元,增长6.1%;二产业增加值202246万元,增长14% ;三产业增加值295308万元,增长18.5%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16.5: 35.3: 48.2调整为16.0: 34.2: 49.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8%、31%、62.2%,拉动经济增长1.0、4.6、9.3个百分点;全县人均生产总值(按常住年平均人口计算)17192元,同比增长14.7%。

全年全县从业人员25.03万人,比上年增长0.1%,其中城镇从业人员9.17万人,增长8%。一产业从业人员11.92万人,增长0.2%,二产业5.83万人,下降3.5%,三产业7.28万人,增长3%。

二、农 业

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52823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实现农业增加值94449万元,可比价同比增长6.1%;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结构由2008年的49.9:2.4: 45.7: 1.6: 0.3,转变为53.2: 3.5: 41: 2: 0.3。农业商品产值62116万元,商品化率为42.6%。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6711公顷,比上年增长2%;油料作物播种面积3534公顷,同比增长18.6%;烤烟播种面积5099公顷,比上年增长0.9%,蔬菜播种面积15613公顷,同比增长25%。中药材种植面积1964公顷。

20万亩高山蔬菜基地获得无公害蔬菜基地认证;17个蔬菜品种通过无公害认证;19个蔬菜品种获得绿色食品认证;5个蔬菜品种获得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个蔬菜品种获得国家地理证明商标,获得认证的数量居全市第一,在全市第一个获得无公害蔬菜整体推进县称号。

年末生猪存栏36.14万头,增长1.4%,牛存栏4.1万头,增长15%,羊存栏9.04万只,增长8.8%;家禽出栏63.64万只、存栏77.36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10.6%和27%。

2009年全县主要农牧渔产品产量表

农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粮食      吨   168118       1.6

油料      吨     5225      19.1

苎麻      吨     2127       0.6

烤烟         吨    10448      14.2

蔬菜      吨   259526      58.9

水果      吨    13660     -13.6

生猪(出栏) 万头    42.07       3.9

牛(出栏)        万头     2.02      15.0

羊(出栏)        万只     8.48       9.1

肉类总产量 吨    33617       5.5

其中猪肉 吨    28811       9.5

禽蛋产量         吨     2584       2.6

水产品         吨     1930      26.6

有效灌溉面积累计达到22.61万亩,本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8万亩,旱涝保收面积累计达到14.36万亩;新建烟水池248口,累计达3610口;农村饮水达标人口21.93万人,其中当年新增1.8万人。推广主要农机具1276台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18%;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7.67万千瓦,同比增长1.6%;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量)17468吨,同比增长0.2%;新建沼气池6510口,年末累计达31320口。

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0户,其中市级9户。境外劳务输出122人,实现外派劳务纯收入2300万元。全年解决了7943绝对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实现了11353名相对贫困人口增收,农村贫困人口发生率由上年的8.4%下降到2.9%,提前一年完成《国家十年开发纲要》任务。积极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按新的扶贫标准,识别认定贫困户22553户、71933人。

全年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236303万元,比上年增长8.7%;实现营业收入207680万元,增长4%;实现利润6641万,比上年下降4.9% ;完成入库税金12263万元,比上年下降11.5%。

二、 工业、科技

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247574万元,比上年增长7.6%;实现工业增加值10725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5%,对GDP的贡献率为8.7%,拉动经济增长1.3个百分点。其中,全县4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3912元,同比增长8.3%,实现增加值64498万元,可比价同比增长7.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24.5点,同比下降6.5个点,规模工业利税总额10981万元,同比下降36.4%。全县工业实现入库税金15637万元,同比下降11.6%。工业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8.7%,拉动经济增长1.3个百分点。全县完成工业投资231456万元,同比增长59.7%。

科技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推广先进适用技术34项。全年申请专利34项,授权14项。

2009年全县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表

产品名称 单 位 产 量 比上年增长±%

原煤 吨 520854 -14.8

水泥 吨 921704 101.6

磷肥 吨   8435 126.1

铁矿石 吨  14900 -74.6

钢 吨  13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