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6-04 锡林郭勒盟统计局

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63244万元,增长82.3%。商品房销售面积10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0.5%。

全年全部建成投产项目845个,项目建成投产率75.3%。新增固定资产4843487万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87.7%。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原煤开采2670万吨/年,原油开采49万吨/年,锌冶炼3万吨/年,城市污染水处理能力1.2万吨/日,火力发电66万千瓦,风力发电50万千瓦,新建改建公路178公里。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8839万元,增长19.6%。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827476万元,增长19.8%;农牧区消费品零售额201363万元,增长18.7%。分行业看,在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825095万元,增长19.5%;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74358万元,增长21.8%;其他行业零售额29386万元,增长10.0%。

六、对外经济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94510万美元,同比增长2.2%。其中,外贸出口额49867万美元,同比增长155.2%;外贸进口额44643万美元,同比下降38.8%。口岸进出口货运量648万吨,同比增长0.4%。出入境人员143.4万人次,同比减少17.9%。

全年引进国内(盟外)资金3746288万元,同比增长18.7%,其中区外资金2625000万元,同比增长19.2%。

全盟外商投资企业13户,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42817万元,利润5264万元,资产257957万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全年公路货运量12918万吨,同比增长41.5%;公路货运周转量2197662万吨公里,同比增长41.7%;公路客运量2709万人,增长14.3%;公路客运周转量456519万人公里,同比增长14.6%。全盟通车里程达16148公里,等级公路13641公里。

全年邮政电信业务总量297694万元,同比增长37.3%。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92585万元,同比增长38.1%。邮政业务总量5109万元,同比增长1.7%。年末(本地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39万门。年末本地网固定电话用户16.2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5.2万户;乡村电话用户1.0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99.7万户。电话普及率(包括固定和移动电话)112部/百人,年末互联网用户7.7万户。

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5.3亿元,同比增长28%。全年共接待游客575万人次,同比增长30%。

八、金融和保险业

年末,全盟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73.98亿元,同比增长30.9%。其中,企业存款余额80.54亿元,同比增长62.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54.76亿元,同比增长29.3%。全盟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232.23亿元,同比增长23.9%。其中,短期贷款余额75.60亿元,同比增长79.4%;中长期贷款余额156.20亿元,同比增长7.8%。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869.17亿元,现金支出927.7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7%和2.1%。收支相抵后,货币净投放58.54亿元,比上年下降6.4%。

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52091万元,同比增长12.2%。其中,财产险实现保费收入25203万元,同比增长25.8%;人身险实现保费收入26888万元,同比增长1.8%。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2009年,全盟高等院校(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当年毕业生1130人,在校生6837人。教职工806人,其中,专任教师472人。中等专业学校(锡林郭勒职业学院中专部)毕业生872人,在校生3546人。全盟普通中学41所,在校生49309人,其中,初中30859人,高中18450人;毕业生19695人,其中,初中11782人,高中7913人。职业中学11所,在校生10424人,毕业生2471人。小学90所,在校生65116人。全年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全盟各类职业技术培训机构49所,教学点130个,结业生达30922人。

全盟各类科技开发机构2个,拥有研究人员208人。全年有2项科研成果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签订技术合同55份,合同金额446万元,其中,技术交易额45万元。全年专利发明1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盟艺术表演团体12个,其中,乌兰牧骑11支,拥有群众艺术馆74座,文化馆15座,公共图书馆12座,藏书35万册,文物保护站(局、所)13个,博物馆2个,各类电影放映单位31个,全年放映电影3579场。

年末全盟拥有调频发射台104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4.7%。电视转播发射台194座,有线电视用户13万户,均为数字电视用户,电视人口覆盖率93.5%。

《锡林郭勒日报》汉文版日发行量9200份,蒙文版4600份,《锡林郭勒晚报》日发行量10800份。

年末有全盟医疗卫生机构522个(含个体),其中医院25个,乡镇卫生院118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4个,妇幼保健机构13个。全盟医疗机构拥有病床2784张,其中医院拥有病床1846张,乡镇卫生院拥有病床549张。年末全盟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042人,其中,医院2344人,乡镇卫生院702人。

年内全盟体育健儿在国内重大赛事中获奖牌18枚,其中金牌9枚,银牌5枚,铜牌4枚。

十一、环境保护

全盟自然保护区共12个,其中,国家级保护区1个,自治区级保护区6个,地市级2个,县级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87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58万公顷。各级环境监测站11个,环境监测人员91人。全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17个,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投资额5237万元。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盟年末总人口103.6万人,比上年增加0.89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30.21万人,其他少数民族人口4.46万人。城镇人口56.72万人,城镇化率54.75%;男性人口53.17万人,女性人口50.43万人,人口性别比105:100。全年出生人口1.03万人,人口出生率9.97‰;死亡人口0.55万人,人口死亡率5.34‰;人口自然增长率4.63‰。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52元,比上年增加1248元,增长10.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0993元,增长17.6%。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居民家庭食品消费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8.9%,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全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417元,比上年增加547元,增长11.2%。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204元,同比增长14.6%。农村牧区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1.4%,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

年末全盟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企业)82750人,离退休人员32472人。全盟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150704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202905人。全盟参加失业保险职工88331人,比上年末增加3229人。全盟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为67810人,比上年末增加4340人。全盟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为82477人,比上年末增加18371人。全年有39000人城镇居民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