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阳城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年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2.36亿元,比上年增长3.8%。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1145793万元,比年初增加174301万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316825万元,比年初增加89353万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27106万元,比年初增加72411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29300万元,比年初增加21502万元。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681438万元,比上年增长1.3%;现金支出1764375万元,比上年减0.9%。收支相抵现金绝对投放82397万元。 全年保费收入25086万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010万元,人身险保费收入20076万元。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7165万元,其中财产险赔款2055万元,人身险赔款及给付5110万元。 八、 教育和科学 年末全县普通中学23所,在校学生29723人,教职工2171人;职业高级中学5所,在校学生3817人,教职工212人;小学115所,在校学生32880人,教职工2325人;幼儿园193所,在园幼儿9385人,教职工634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所,教职工17人;成人技术培训学校486所,培训各类技术专业人员98253人次。6至11周岁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保持100%。小学五年巩固率99.75%;初中三年保留率100.04%。中考总均分、优生率和高考达线人数继续保持全市同类学校领先地位,高考二本以上达线1564人,占全市达线人数的44.7%,实现了高考历史的大跨越。 全年投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资金834万元。拉动社会投资2.5亿元,新增产值5亿多元。引进、转化新技术、新工艺45项。组织实施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1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5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33项、县级科技计划项目25项,申报专利65项。 九、 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物博物馆1个,档案馆1个,广播电视台1座,电视台1座,电视人口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全县11个乡(镇)完成了文化站扩建任务,争取配套资金及设备145万元。202个行政村建起了文化室。已建农家书屋210个,获赠图书总价值400多万元。完成农村电影放映6000多场次,完成农村演出剧目410多场次。 年末县乡村共有三级医疗卫生机构507个,达标率96%。共有医生1763人(其中乡村医生957人、医师656人、助理医师150人)。拥有床位1556张,全县每千人拥有病床数4.02张,每千人拥有医生4.55人。村级卫生所覆盖率达100%。完善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达到97.1%,18.9万人次领取补偿金3480万元。 完成了100个行政村体育设施配套建成,新增体育场地面积7290平方米,组织举办大型文体活动20多场次,参加省市级文体比赛15次。年末全县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1.19平方米。 十、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常住总人口416067人,其中男性209223人,女性206844人,男女性别比为101.15:100。居住在城镇的人口157773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258294人,城镇人口比重37.94%。人口出生率为8.96‰,人口死亡率7.69‰,人口自然增长率1.27‰。公安部门户籍登记总户数154876户,总人口383165人,非农业人口69323人。 全县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6389元,比上年增长0.0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262元,比上年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039元,比上年增长13.0%。农村居民消费恩格尔系数3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12元,比上年增长12.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7940元,比上年增长10.4%。 年末城镇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为88.04%,比上年提高2.64个百分点。其中,养老保险覆盖率90.12%,比上年提高2.32个百分点。医疗保险覆盖率84%,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失业保险覆盖率90%以上,与上年持平。征缴各项社会保险基金20764万元,支付各项社会基金12777万元。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98966人,占应参保人数的92%。全县39729名60周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每人每年发放360元,累计发放1430万元。启动城镇居民医保工作,参保率达到78%,参保人数22685人,征收基金181万元。 85%以上的农民吃上了干净自来水,4万多农户用上了新型清洁能源,新增住房面积2.7万平方米。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年末全县耕地保有量39000公顷。造林合格面积率100%。全县林木绿化率达到55.3%。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9.3%。全县有省级生态自然保护区1个。 大气污染综合指数为1.33%。县城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51天,比上年增加47天。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8%,比上年增加1个百分点,人居环境更加优美。全年二氧化硫排放量4.45万吨,比上年下降8.2%。化学需氧量排放量0.23万吨,比上年下降11.5%。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39人。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34人,比上年下降0.08人。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0.08人。 注: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 2、本公报数据按在地原则统计; 3、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