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阳城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6-03 晋城市阳城县统计局

2009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克服世界金融风暴冲击、政策性和自然灾害等各种不利因素制约,迎挑战、破难题、谋进取、求突破,使我县经济出现了积极变化,国民经济发展好于预期,服务业发展明显加快,投资保持较快增长,财政收支状况良好,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一、    综合经济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15.1亿元,比上年(2008年基数经“二经普”修正,下同)增长6.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0亿元,比上年增长4.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0.3亿元,比上年增长3.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2.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9.8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3.3%。三次产业比重为4.3:69.8:25.9。人均生产总值27679元,比上年增加3150元,按2009年平均汇率(6.8282)计算,达到4054美元。

年末城镇单位从业人员35603人,其中,在岗职工人数34419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的目标内。

二、    农业

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5.0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8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种植业产值3.4亿元,比上年减3.4%。粮食总产量124684吨,减21.6%。其中夏粮48177吨,比上年减6.6%;秋粮76507吨,比上年减28.7%。油料总产量720吨,比上年减36.7%。蔬菜总产量40440吨,比上年减1.1%。棉花总产量35吨,比上年减72.4%。水果总产量4978吨,比上年增长1.3%。

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817公顷。封山育林面积467公顷,比上年增长74.3%。四旁植树135万株,比上年增长27.4%。核桃产量950吨,比上年增长38.3%;花椒产量650吨,比上年增长143.4%;山茱萸产量1500吨,比上年增长258.0%。

全年完成畜牧业总产值4.3亿元,比上年增长12.8%。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9.3%,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年末牛存栏11955头,比上年末减9.1%;猪存栏135789头,比上年末增长35.6%;羊存栏62974只,比上年末增长29.8%;鸡存栏194.2万只,比上年末增长18.2%。全年肉类总产量13149吨,比上年增长13.4%。禽蛋产量15803吨,比上年增长11.3%。牛奶产量250吨,比上年减3.8%。年末桑园面积5840公顷,比上年增长2.1%。全年蚕茧总产量2076吨,比上年减42.4%。

年末全县有效灌溉面积8917公顷。全年化肥施用量(实物量)49477吨,比上年减13.3%,农用薄膜使用量48吨,比上年减13.3%。农业机械总动力35.9万千瓦。全年机耕地面积30140公顷,比上年增长1.8%。

三、    工业和建筑

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78.1亿元,比上年增长3.0%。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00863万元,比上年增长7.72%;利润总额370302万元,比上年增长41.04%;实现利润258144万元,比上年增长73.7%。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08.86%,同比提高50.07个百分点。企业总资产贡献率19.76%,同比提高8.85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1.93%,同比下降6.5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27.2%,同比提高15.54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2.34次,下降0.15次;成本费用利润率24.88%,同比提高10.76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226448元/人,同比提高5651元/人;产销率97.95%,下降1.42个百分点。

全年生产原煤1316.54万吨,比上年增长6.84%。发电量1784734万千瓦时,比上年减2.37%。生铁产量1.67万吨,比上年减70.6%。水泥产量55.16万吨,比上年减39.02%。日用陶瓷8618万件,比上年减33.12%。建筑陶瓷580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7.81%。铸铁件25117吨,比上年减34.94%。铵锑炸药278吨,比上年减96.6%。

全社会用电量202617万千瓦时,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7183万千瓦时。

全县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347461万元,比上年增长8.7%。实现营业收入850215万元,比上年增长5.6%。实际缴纳税金50604万元,比上年减3.4%。乡(镇)企业总产值964879万元,比上年增长3.9%。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25亿元,比上年增长31.5%。房地产开发企业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86928平方米,竣工面积54656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95693平方米。

四、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65261万元(不含跨县投资项目130941万元),比上年增长22.0%。其中城镇投资完成389898万元;农村投资完成75363万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1109万元,比上年增长39.4%;第二产业投资244133万元,比上年减2.6%;第三产业投资210019万元,比上年增长71.2%。

五、    贸易

全年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增加值6.17亿元,比上年增长16.8%。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79亿元,比上年增长34%。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414万元,比上年增长26.7%。按地区划分,县的零售额131041万元,比上年增长27.8%;县以下零售额79373万元,比上年增长24.9%。按行业划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50175万元,比上年增长24.2%;住宿餐饮业零售额34899万元,比上年增长36.7%;其他零售额25340万元,比上年增长28.9%。

六、    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6.17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年末全县公路密度102.1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县行政村道路通畅率达到99.4%,通班车的村达到96%。年末全县公共汽车运营线路109条。境内铁路全长73公里,有货运专线6条。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1342万吨。公路货物周转量38800万吨公里。公路客运量666万人。公路旅客周转量21850万人公里。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996万元,比上年增长8.9%。订销报纸746万份,订销杂志23万份,收寄特快专递3.9万件,发送信件9.63万件。

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85303户。移动电话用户22万部,比上年增加4万部。年末全县每百人电话(固定+移动)拥有数位73.4部。计算机互联网用户26092户,比上年增加6992户。

全年共接待游客104.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67%;直接门票收入3387.6万元,比上年减1.96%;实现旅游总收入18557.2万元,比上年增长13.4%。

七、    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21988万元,比上年增长10.9%;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5099万元,比上年增长10.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05468万元,比上年增长24.3%。财政对科技的支出达到1011万元,比上年增长10.5%;对教育的支出达到27816万元,比上年增长12.4%;对农业的支出达到12778万元,比上年增长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