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8-19 伊春市统计局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4年,全市工业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强化企业管理,努力开拓市场,工业生产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全部工业增加值实现434254万元,比上年增长15.9%。工业对全市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7.9%,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加快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即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187911万元,增长12.3%;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实现246343万元,同比增长18.5%。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实现100859万元,增长6.0%;集体企业增加值实现13093万元,增长22.5%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实现15782万元,增长9.1%。分轻重工业看,全年轻工业增加值46918万元,增长20.8%;重工业增加值140993万元,增长10.1%。全市重点考核的十种工业产品产量呈八增二降。

2004年       比上年增长%

人造板(万立米)         40.1            19.6

家具(千件)             1461             8.9

水泥(万吨)             57.1            -20.8

生铁(万吨)             32.6             1.8

钢(万吨)               76.0             5.3

钢材(万吨)             76.1             21.1

发电量(万千瓦时)      48600             0.1

啤酒(千升)             20347            -3.7

混合饲料(吨)           16100            29

中成药(吨)             523              5.9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200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04.0,比上年提高5.2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483744万元,比上年增长26.2%;利税总额41233万元,比上年增加6049万元;亏损企业亏损额4770万元,同比下降40.7%。

建筑业继续保持稳定发展。2004年,建筑业增加值实现61784万元,增长17.7%。全市三级及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54个,实现利润368万元,实现税金1832万元。施工房屋面积75.6万平方米。亏损企业4个,比上年减少4个,亏损面为7.4%,比上年减少了7.6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04年,全市进一步改善投融资环境,积极对上争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方筹措资金,从而保证了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2472万元,比上年增长28.3%。其中:地方投资完成200481万元,增长38.8%,占全部投资的94.4%。从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投资159628万元,增长81.9%;非国有经济投资52844万元,下降32.2%。从投资管理渠道看,基本建设投资93821万元,增长9.9%;更新改造投资71615万元,增长53.5%;房地产开发投资41822万元,增长32.5%;其他投资5214万元,增长1.5倍。

投资结构得到优化。第一产业投资完成15128万元,同比下降22.3%。第二产业投资完成82988万元,同比增长65.8%。主要是续建和新开工了一批重点项目,如西钢技改一期工程、伊春热电厂收尾工程、伊春区天吉纺纱公司扩建工程、五营科力奥香菇露免疫饮品、五营远东北药和远东电子等。第三产业投资114356万元,同比增长18.9%。通乡路、五汤路、网通改造、市容市貌建设等大项目有效地拉动了三产投资。

全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06256万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50.0%。全年竣工各类房屋面积46.6万平方米,房屋面积竣工率53.0%。全年建成投产项目104个,其中,基本建设项目82个,更新改造项目20个,其他项目2个。项目建成投产率为55%。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平稳增长。2004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全年增加值完成127490万元,增长5.8%。

公路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综合运输能力增强。据交通和铁路部门统计,全市公路运输完成货物周转量14306万吨公里,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18508万人公里。全年铁路发送货物168.8万吨,运送旅客108万人次。

邮电通信业持续发展。据邮电部门统计,全市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已达到78.1万门,当年新增交换机容量1.6万门,新增交换台1台。光缆线路长5535公里;城市电话用户402643户,增长23.8%;乡村电话用户67803户,增长9%。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21万户。全市电话普及率达到36.3部/百人。互联网用户达到56267户,其中:宽带用户28212户。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销售增幅加快。2004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3376万元,比上年增长7.4%,增幅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其中:市级消费品零售额263571万元,增长7.5%;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9805万元,增长6.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16681万元,增长6.9%;餐饮业零售额65484万元,增长9.4%;其他行业零售额1211万元,下降6.5%。

市场物价有所上涨。据市城调部门调查,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4%。从分类看,食品类、烟酒及用品类、居住类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各类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如下(%):

为2003年的%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3.4

服务项目价格总指数                   101.4

消费品价格指数                       104.0

其中:食品类                     109.2

烟酒及用品类                104.2

衣着类                      93.9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     98.8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        97.6

交通和通讯类                99.5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   101.6

居住类                     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