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贺兰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是贺兰发展史上极不平凡、极不寻常的一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国、全区经济运行困难急剧增加,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在困难和挑战异常严峻的形势下,县委、政府坚定发展目标不动摇,发展速度不放缓,发展质量不降低,早研究,快行动,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带领各级各部门努力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各种困难,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各项政策措施,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围绕全年目标任务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重民生、保稳定、保增长、促发展,实现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突破,各项民生工程进一步扎实推进,经济社会进一步协调发展。跻身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百县(市)行列。 一、综合 2009年,全县国民经济稳步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据初步核算,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91亿元,比上年增8.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3.9%,人均GDP达22414元。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46亿元,增长7.6%,拉动GDP增长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25.2亿元,增长33.8%,拉动GDP增长17.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18.88亿元,增长35.0%,建筑业增加值6.32亿元,增长31.2%;第三产业增加值9.25亿元,增长17.7%,拉动GDP增长4.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21.5:55.5:23.0调整为19.7:58.7:21.6。 二、农业 2009年,全县以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县为目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把新农村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现代农业发展取得可喜成绩。按照“一个产业一个发展规划、一套扶持政策、一个龙头企业、一个物流体系、一个工作班子”的要求,集中力量推动“一优三特”产业向着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的方向迈进,全县农业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全年共完成农、林、牧、渔业产值161093.7万元(含农、林、牧、渔服务业),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9.2%,其中农业产值113935.5万元,增长9.8%,林业产值1351.1万元,增长80.2%,牧业产值 21560.5万元,增长4.7%,渔业产值19516.5万元,增长8.4%,农林牧渔服务业完成4730.1万元,增长10.6%, 农林牧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农业70.7%、林业0.9%、牧业13.4%、渔业12.1%、农林牧渔服务业2.9%。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7.47万亩,比上年增长3.4%。粮食种植面积47.55万亩,比上年减少2141亩;蔬菜种植面积17万亩,其中设施农业5.87万亩;瓜类种植面积1.78万亩,其中设施农业2610亩;油料及其他农作物面积1.14万亩。 全年粮食产量21.32万吨,比上年减少1621吨,减产0.8%。其中,夏粮产量4.67万吨,增产1.0%;秋粮产量16.65万吨,减产1.2%。 全年蔬菜产量48.29万吨,比上年增产31.8%。水果产量6656吨,减产0.97%。 全年肉类总产量7949吨,比上年增长5.9%。其中,猪肉产量2814吨,增长6.0%;牛肉产量2575吨,增长14.8%;羊肉产量1552吨,增长15.5%。生猪年末存栏2.84万头,减6.5%;生猪出栏39086头,增长3.4%。牛奶产量25807吨,下降1.4%;禽蛋产量2450吨,增长34.9%。 全年水产品产量22150吨,增长5.9%。 全年造林面积2.27万亩。 全县有效灌溉面积66.43万亩,其中县属57.87万亩。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为38.33万千瓦,农用大中型拖拉机1723台,小型拖拉机18798台, 农用运输车(含四轮和三轮机动车)2792辆,农村用电量3981万千瓦时,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物量)65277吨。 全县农村组织建设不断巩固。2009年末,全县共有4个镇,1个乡,2个县属农场,1个街道办事处,59个村民委员会,6个社区居委会,657个村民小组。 三、工业 2009年,县委政府深入推进 “兴工强县”战略,工业经济实现新提升。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1.1亿元,比上年增长32.6%,完成工业增加值18.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5.0%,工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4.0%,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产值52.13亿元,比上年增长36.9%,完成工业增加值1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0.1%。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工业完成产值46.39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产值23.81亿元,比上年增长45.1%,重工业完成产值28.32亿元,比上年增长30.7%,轻重工业比重为45.7:54.3,同上年相比,轻工业所占比重下降3.3个百分点。 全县工业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规模以上企业没有因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减少数量、放缓发展,而是规模不断壮大,实力不断增强,成为全县工业增长的中坚力量。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百家,达到102家,增加28家,实现增加值15.6亿元,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86.7%。产品销售率为82.5%,实现利润13466万元,比上年增长1.37倍,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22.7%。2009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2009年全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2009年实际 比上年增减±% 机制纸 吨 76812 -3.5 染 料 吨 3750 34.0 合成氨 吨 41653 -5.4 农用化肥总计(%) 吨 17770 -34.3 氮 肥 吨 17045 -27.2 啤 酒 千升 114443.8 20.8 水 泥 吨 296813.4 26.0 硫 酸(100%) 吨 46587 -16.3 起重设备 吨 1652 2.8 混合饲料 吨 77580 2.1 糕点 吨 5069.5 15.6 电力电缆 千米 23822 69.5 白酒(折65度) 千升 18750.1 5.4倍 钢材 吨 52170 98.5 铁合金 吨 9217.2 6.7 活性炭 吨 3921 2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