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隆德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10-04 固原市隆德县统计局

2008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为实现全县经济跨越式发展,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区、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县情,面向市场,以深化产业结构为主线,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基础农业和设施农业,加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培育经济增长点。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揽经济建设全局,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态。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2008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30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73%。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2086万元,增长8.20%;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6997万元,增长14.57%,第二产业中工业实现增加值7651万元,增长3.21%,建筑业实现增加值9346万元,增长24.62%;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1224万元,增长14.47%。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由上年的29.76:19.50:50.74调整为27.50:21.17:51.33,产业结构呈现“三、一、二”格局,产业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人均GDP达到4455元,同比增长17.73%。

二、农业

2008年,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及中央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坚持以经营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大力实施“三个一工程”,积极稳妥地调整农业结构,采取各项有力措施,积极实施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和特色农业基地建设,扎实有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预期目标。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快速增长。2008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50071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23%。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2086万元,比上年增加1759万元,增长8.20%。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按照“三个一”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大力发展以大中拱棚、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农业,压夏增秋、稳粮扩经、增草兴牧,建设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节水高效农业。

种植业结构调整显著。据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9.7万亩,比去年下降3.4%。其中夏粮播种面积20.55万亩,下降21.7%,在夏粮中小麦面积11.86万亩,下降37.6%;秋粮播种面积19.16万亩,增长29.1%,其中玉米面积3.06万亩,增长1.5倍,马铃薯面积为16.08万亩,增长18.6%。结构调整的合理化及主产品的优质化,使全县粮油总产喜获丰收,全县粮食总产量达87578吨,较上年增产15979吨,增长22.3%。其中:夏粮总产达36520吨,比上年增长10.3%;秋粮总产量51058吨,较上年增长31.6%。油料总产量7206吨,增长20.3%。

设施农业建设顺利推进。按照“因地制宜、依水布局、集中连片、突出特色”的原则,2008年,全县上下统筹规划,示范引导,大范围推行设施日光温室和大中小拱棚的种植应用,建成日光温室502座,小拱棚13932个,发展设施农业面积1.69万亩,其中日光温室0.2万亩,,大中拱棚1.49万亩。反季种植已从分散型逐渐向集约化生产发展。

圈舍养殖和设施农业带动畜牧业发展较快。在沙塘镇马河村“暖棚瘦肉型猪养殖”、联财镇联合村“设施养鸡”、杨河乡红旗村“肉用牛养殖基地”和“隆昊肉类加工”等项目的建设,带动全县圈舍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规模养殖户不断增多,畜禽饲养周期缩短,出栏加快。全县年末大牲畜存栏63147头,比上年同其增长8.39%。其中牛存栏40505头,较上年同期下降8.69%;出栏22521头,增长2.16%。随着市场价格上涨和国家扶持生猪生产政策的落实,生猪存栏上升,年末存栏达31848头,较上年同期增长39.74%;出栏29027头,增长5.18%;家禽存栏13.81万只,增长1.73%;出栏0.96万只,增长2.83%;羊只存栏4.20万只,增长4.28%;出栏3.97万只,增长2.29%。四大主产品肉类总产量达6264吨,同比增长2.74%。

林业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按照大六盘生态林业发展思路,2008年全县林业生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以“三山”公园绿化和退耕还林补植为重点,注重突出树种结构和色块搭配,做到乔、灌、草、花相结合,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效果。完成造林面积6万亩,比上年增长23.5%;封山育林面积8万亩,其中当年新封1万亩;公园绿化660亩;完成乡村道路绿化82公里。零星植树87万株。县城绿化面的扩大和造林面积的有效巩固,进一步改善了自然环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工业企业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规模以下非公有制工业快速发展。2008年,县委、政府把发展工业经济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巩固和扩大招商引资成果,随着大批投资项目的落地建设和逐步投产,有力的推动下了个体、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全方位促进工业经济整体提速增效,使全县工业经济呈现出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0992万元,比去年增长15.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412万元,增长11.6%;规模以下工业完成产值19580万元,增长15.6%。

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7651万元,比去年增长17.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466万元,增长34.2%;规模以下工业完成增加值7185万元,增长13.7%。

建筑业: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带动战略的拉动下,全县建筑业保持平稳发展。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934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4.62%。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8年,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坚持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投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投资结构有较大改善,开工项目增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高位运行。2008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7760万元,比去年增长36.3%。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1.4%。

一是县内50万元以上的项目完成投资增幅较大,全年共完成投资52663万元,比去年增长30.9%。新增固定资产47403万元,比去年增长44.3%;竣工房屋面积18.4万平方米,增长34.3%,其中住宅面积7.4万平方米,增长4.7%。

二是农村完成投资增长较快,全年完成投资13346万元,增长27.8%;

三是厅局在我县的投资增长幅度比较大,全年共完成投资11751万元,比去年增长84.1%。

五、批发贸易

消费市场活跃,购销两旺,增速加快。2008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33万元,比去年增长24.3%。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13352万元,增长31.1%;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9381万元,增长16.9%。分行业来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20762万元,增长21.9%;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971万元,增长56.6%。完成集市贸易成交额10966万元,增长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