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益阳市统计局 (2011年2月15日)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积极应对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全市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加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超过700亿元,达到712.27亿元,增长14.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2.36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88.41亿元,增长21.1%;第三产业增加值261.50亿元,增长13.7%。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16839元(折合2543美元),增长13.7%。 ![]() 经济结构继续改善,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4.2:37.7:38.1调整为22.8:40.5:36.7,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2.8个百分点。 2005年三次产业结构(%) 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 ![]() 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取得新进展。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21.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5%,推动经济增长7.4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6.4%,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农业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全年实现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245亿元,实现增加值70亿元。全市有国家级龙头企业3个,省级龙头企业24个,享受省级龙头企业待遇的2个,市级龙头企业231个。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827个。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7.2%,比上年提高5.7个百分点。2010年城市化率为42%,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稳定。2010年我市物价总体平稳,无大涨大跌现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2%。八大类消费品呈“七升一降”的格局,其中食品类比上年上涨6.4%;居住类上涨3.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2.4%;衣着类上涨1.4%;交通和通信类上涨1.2%;娱乐教育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0.3%;烟酒及用品下降0.5%。 节能降耗成效显着。通过推广高新技术,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以及发展循环经济,加强项目环保审批,继续对高能耗、高污染“五小”企业实施限期关停等措施,以节能降耗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节能降耗目标有望完成。2010年,全市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2.7%。初步测算,“十一五”全市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有望实现。 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全年发生生产事故443起,比上年减少4起;死亡人数113人,下降9.6%;受伤211人,下降42.3%;直接经济损失1696.3万元,比上年上升14.1%。亿元生产总值事故数0.622次,比上年减少0.134次;亿元生产总值死亡人数0.159人,比上年减少0.052人。工矿商贸从业人员十万人事故死亡人数1.63人,道路交通万车事故死亡人数2.457人,煤炭百万吨事故死亡人数8.1人。 财政收支稳步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45.19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4.5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全年财政支出116.56亿元,增长18.8%。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为6.3%,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82.6%,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十一五”期间我市财政总收入(亿元) ![]() 为民办实事全面完成。益阳市承担的28个省为民办实事项目已全部完成任务。其中新建乡镇到村水泥(沥青)路1047.6公里,占任务的116.4%;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25.1万人,为任务的101%;病险水库除险加固5座任务已全部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已完成3900户,为任务的121.9%;改扩建乡镇敬老院8所任务,已竣工10所,为任务的125%;城市低保月人均补差达到148元,超省目标任务36元;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差均达到50元;新增廉租住房任务9000套任务全部完成;城镇污水处理率达65.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41%,其中中心城区达100%;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6万人,为任务的106%;解决城镇零就业家庭686户,实现动态就业援助达100%;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医疗费补偿率达53%;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医疗费补偿率达63.2%,超任务3.2个百分点;新建农村沼气池16000口;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建设任务全面完成;11个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项目已全部验收合格;全市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422件,为全年目标任务的118.5%;解决移民避险和改善生存环境搬迁225人;圆满完成了1900人移民培训任务;全市林权发证率达95.15%,超任务15.15个百分点;建设义务教育阶段合格学校24所任务已完成;建设农家书屋工程459家已全部完成;对0-6岁贫困残疾儿童进行抢救性康复124人的项目,已全部完成;新增电话自然村98个,其中移动公司68个,电信公司30个;新增宽带行政村178个;完成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点建设任务100个;城市电子监控系统150个监控摄像机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仍然较小,产业结构不优;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城市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节能减排压力加大;统筹城乡发展难度较大,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二、农 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2010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242.63 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全市粮食播种面积418.46千公顷,比上年增长3.1%,其中稻谷372.36千公顷,增长2.8%。油料126.69千公顷,增长8.4%;棉花34.8千公顷,增长16.8%。蔬菜79.87千公顷,增长11.8%。粮食总产量239.67万吨,增长0.4%,其中稻谷223.62万吨,下降0.5%。全年出栏肉猪470万头,增长2.8%;出笼家禽2604万羽,增长9.5%;水产品产量27.05万吨,增长5.9%。 2010年益阳市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产品名称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 食 239.67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