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垦总局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3)

2011-02-25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统计局

文化艺术事业进一步繁荣发展。2010年年末垦区共有博物馆12个、图书馆(室)528个、俱乐部(文化站)158个、文化广场272个、专业艺术表演375场(次)。现有一报四刊,《北大荒日报》全年总印数1831万份,杂志4种,全年总印数19.2万册。基层文化工程建设成效显着,2010年垦区深入实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第四期目标,在哈尔滨分局建立基层中心,在23个农场建立基层服务站,在242个管理区建立基层服务点。垦区各地广泛开展了学唱由全国着名词曲作家创作形成的《北大荒——中华大粮仓》、《请到北大荒来》、《北大荒我的家》等3首展示和颂扬现代北大荒的新歌活动。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戏剧小品大赛中,垦区选送的小品《旗帜》作为黑龙江省惟一参赛作品荣获群星奖。

广播电视事业稳步发展。2010年年末,垦区共有121个广播电视台(站),有线电视光缆28047公里,有线电视用户25万户。农垦广播电视台共开办北大荒农业、北大荒公共、北大荒资讯3个频道、9个自办节目,3个频道节目全天24小时连续播出。年内开办专栏节目364期、播出新闻5146条,同时在省和中央电视台播发新闻366条、播出专题片160部。为进一步提高宣传和收视效果,全年组织开展了“百场百城”、首届国际大豆产业博览会暨北大荒大豆节等6项系列宣传报道活动。

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体育事业再创佳绩。2010年年末垦区拥有体育场馆141个,全年组织各类体育运动会及体育比赛487次,有14.8万人参加了各种类型的体育运动项目。继续加大全民健身工程投入力度,在全垦区共建设国家级“雪炭工程”1个、省级体育健身路径工程56个、国家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6个。在第十二届全省运动会上,垦区运动员共获得10枚金牌、14枚银牌、7枚铜牌。

八、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

社会保障事业成效显着。2010年,垦区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 “五险合一”社会保险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保障功能明显增强。2010年年末垦区企事业单位及个体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47.1万人,比上年增长4.4%。离退休人员达到34.1万人,全年累计发放养老金45.2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垦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面覆盖,全年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为145.3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医疗保险71.8万人,参加居民医疗保险73.5万人,全年支付医疗保险基金6.98亿元;参加失业保险人员43.4万人,全年发放失业保险金824万元;工伤保险参保人员41.8万人,全年工伤保险待遇支出2542万元;生育保险参保人员39.5万人,全年生育保险待遇支出1218万元。“五七工”、“家属工”人员的养老保障等历史遗留问题得到解决。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待遇标准明显提高,广大参保人员的根本利益得到有效保障。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年末垦区已建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22个、保护地130个,总面积75.3万公顷,使垦区受保护土地面积达到13.6%。继续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自然生态保护工作,加大环境监管力度,狠抓污染防治工作,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量,超额完成全年减排目标。为曙光、红旗、海林、山河等农场申报了以奖促治和以奖代补项目7个,积极争取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项目。广泛开展国家级、省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2010年垦区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农场5个、待命名13个,省级生态乡镇48个,省级生态村30个,生态系列创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九、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保持低速增长。垦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4.05‰,比上年提高0.04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9‰,比上年下降0.12个千分点。2010年年末垦区总人口167.3万人,比年初增加0.5万人。其中,农场人口144.3万人,占总人口的86.3%。

从业人员薪酬保持较高增长。2010年年末垦区从业人员93.7万人,全年从业人员劳动报酬144.6亿元,比上年增长19.4%;2010年年末全部在岗职工38万人,比上年增加1.2万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7639元/人,比上年增长18.7%。

农场职工收入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突破13000元大关,达到13267元,比上年增加2331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6.8%。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13.1%,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26.7%。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761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食品消费支出所占比重即恩格尔系数为34.5%。耐用消费品数量稳中有增,2010年年末,平均每百户农场职工家庭拥有彩电106台、洗衣机93台、电冰箱76台、空调4台、摩托车68辆、生活用汽车7辆、热水器35台、微波炉17台、照相机23台、影碟机40台、家用计算机55台、移动电话185部。

小城镇建设超常规发展。垦区继续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城区环境绿化美化建设,增强城镇的综合载体功能。全年新建小城镇住房738.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94.5万平方米,增长66.4%,小城镇人均拥有住房面积28.2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2平方米;集中供热面积2408.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0.4%;城镇高等级混凝土路面已达1403公里,增长16.6%;人均绿地面积35平方米,增长25%。

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持续改善。垦区继续加快居民住宅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步伐,全年用于住宅的投资达80.7亿元,比上年增长33.8%。到2010年年末,垦区居民住房面积达到4215.3万平方米, 比上年增长13.5%,人均住房面积25.2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9平方米。

居民储蓄存款继续增加。2010年年末垦区居民储蓄总额219.5亿元,比上年增长19.5%,人均储蓄额13121元。

注:1.垦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最终数据以《2011年黑龙江垦区统计年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