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崂山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六、旅游、会展和楼宇 旅游业发展良好。崂山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年新增4A级景区2个。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951.6万人次,增长22%。其中,国内游客936.6万人次;入境游客15万人次。全年实现旅游收入38亿元,增长15%。其中,国内旅游收入35亿元,入境旅游收入3亿元;旅游商品收入8.95亿元。崂山风景区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230万人次,增长1%;实现非贸易收入1.6亿元,增长10.7%。第二十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吸引游客达到330万人次,消费啤酒量1007吨。 会展业健康发展。全年青岛国际会展中心共举办展会及大型活动96个,增长11.6%;累计使用展览面积100.9万平方米,增长14.7%;全年接待海内外来宾246.6万人次,增长17.1%。 楼宇招商成果显着。截至2010年底,全区累计投入使用的楼宇项目23个,使用楼宇面积130万平方米;累计注册企业1296家,较上年增加751家。入驻企业中注册资本金超过500万元企业203家,较上年增加113家。 七、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增长势头强劲。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45亿元,增长19.4%。其中,20家汽车销售企业完成零售额52.07亿元,增长24.7%;丽达购物广场、乐天玛特超市完成零售额3.82亿元,增长135.9%。分行业来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分别完成零售额3.77亿元、74.95亿元、1.75亿元、8.98亿元,分别增长24.8%、19.4%、17.7%、17.7%。 全年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累计实现销售额868.84亿元,增长27.5%。其中,批发业实现销售额769.19亿元,增长28.4%,零售业实现销售额86.98亿元,增长21.5%,住宿业实现销售额2.8亿元,增长22.1%,餐饮业实现销售额9.87亿元,增长21.5%。 八、对外经济 出口快速回升。截至2010年底,我区已经与世界170个国家建立了直接的经济贸易关系,有进出口实际业务的企业达到486家。全年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42.99亿美元,增长20.3%。其中,出口23.49亿美元,增长32.5%;进口19.50亿美元,增长8.3%。从企业性质来看:国有企业出口1.92亿美元,增长6.4%;集体企业出口8.56亿美元,增长44.6%;私营企业出口7.85亿美元,增长45.8%;外资企业出口5.16亿美元,增长11.8%。从贸易方式来看:一般贸易出口12.33亿美元,增长26.2%;加工贸易出口9.82亿美元,增长23.6%。从出口商品大类来看:机电产品出口15.73亿美元,增长27.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5.82亿美元,增长28.6%。 利用外资保持稳定。全年新批准利用外资项目28个,合同利用外资13994万美元,实际到账外资11116万美元。其中总投资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7个,合同利用外资8184万美元;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5个,合同利用外资7582万美元。全年批准服务业企业23个,合同利用外资9218万美元。批准外资并购项目2个。全年服务外包实现合同额14606万美元,增长72%;执行额11648万美元,增长113%。 利用内资增长迅速。全年引进内资项目68个,其中总投资过亿元项目13个。实际利用内资52.54亿元,增长58.1%。其中,利用市外内资47.87亿元,增长62.0%;投资额2000万元以上项目利用内资49.19亿元,增长62.0%。 九、财政、税收和金融 财政收支结构趋优。全年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区市两级)49.25亿元,增长17.8%;其中区级一般预算收入29.27亿元,增长18.1%。完成区级一般预算支出29.24亿元,增长33.1%。文化、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方面支出得到加强,分别增长475.8%、39.0%、39.0%、8.3%。 税收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实现税收收入119.85亿元,增长20.4%。其中,国税完成税收收入82.24亿元,增长19.4%;地税完成税收收入37.61亿元,增长22.8%。 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加强。截至2010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555.5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37.16亿元,增长32.8%;本外币贷款余额384.8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5.40亿元,增长28.5%。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实力不断增强。全年27家企业被新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截至2010年底,全区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已达94家。全年共组织企业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67项,其中国家级30项,省级1项,市级36项,争取上级科技扶持资金14216万元。 科研开发成果显着。全年有2项成果分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和科技进步二等奖,21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奖,17项成果获市科技进步奖。全区专利申请量达到2203件,增长22.1%,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比例达到46.3%;专利授权量1613件,增长50.8%,其中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专利占比分别为22.1%、52.9%和25.0%。截止年末,全区专利累计申请、授权量分别达到13513件和8899件,万人专利拥有量突破300件。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初中升学率达到100%,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截止2010年底,我区共有各类学校42处,在校学生27913人;其中普通中小学39所(含私立学校5所),在校学生25755人。教职工总数2591人,其中教师2225人,师生比1:13。从学校构成来看:高中2所,在校学生2875人;初中8所,在校学生7201人;小学24所,在校学生13747人;私立学校5所,在校学生1932人;职业中学、教师进修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各1所。幼儿园96处,在园幼儿7377人。2010年全区新增2处市级规范化学校、5处市级示范幼儿园。目前,普通中小学省级规范化学校9处,市级以上规范化学校31处,分别占学校总数的25.7%和88.6%。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更加繁荣。年内总建筑面积8.7万平方米的青岛大剧院正式投入使用。截至年底全区共有各类文化机构9处,其中文化馆1处,文化站4处,文馆所1处,图书馆1处,崂山画院1处,广播电视中心1处。年末全区拥有图书总量55.6万册(不含学校),人均藏书量2.3册;区图书馆实现读者流通人次15万人次,流通总册次10万册次,入藏文献1.3万余册,书刊宣传800种。年末全区拥有各类文化经营单位518家,从业人员7000余人。全年举办文化活动790场,文化下乡1501场,其中送电影下乡1428场。 卫生事业不断增强。截至2010年底参加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达到166620人,参保率达到100%。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448处(含个体诊所),其中:疾病控制中心1处、卫生监督所1处,一级医院12处(街道卫生院4处、妇幼保健院1处、精神病院1处、其它一级医院6处),二级医院2处,三级医院1处,村卫生室252处,企事业单位医疗机构24处,个体诊所、门诊部138处,卫生院办诊所2处,卫生院下设社区卫生服务站2家,社会办社区卫生服务站13家。拥有医疗床位1217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566人;其中医生866人,护士667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