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地区额敏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11-02-18 塔城地区额敏县统计局

2010年,额敏县各族人民群众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自治区党委、地委扩大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和推动经济发展,坚持以民生为本,突出加快发展主题,抢抓对口援建机遇,积极克服雪灾、洪灾等不利因素,脚踏实地、迎难而上,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飞跃,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经济运行

综合

经济运行保持持续、健康、较快发展,超越预期增长目标。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35.2亿元。增长20.1%。规模以上工业万元产值能耗1.2吨标准煤/万元,降低32.4%。人均GDP达到21880元,增长23.1%。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3亿元,增长8.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4.4亿元,增长36.6%,其中工业经济实现增加值10.04亿元,增长40.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5亿元,增长12.3%。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31.7︰36.1︰32.2调整为29.3︰40.8︰29.9。一产比重下降2.4个百分点,二产比重上升4.7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下降2.3个百分点。在生产总值20.1%的增速中,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2.8%,拉动经济增长2.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66.9%,拉动经济增长13.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贡献率为50.3%,拉动经济增长10.1个百分点,建筑业贡献率为16.6%,拉动经济增长3.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20.3%,拉动经济增长4.1个百分点。

农业、农村发展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结构调整得到优化。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3亿元,增长8.6%。农业产业化布局进一步巩固,种植结构调整继续深入,2010年全县种植业播种面积完成136万亩,较上年增长4.8%;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4.3万亩,增长29.4%。其中:小麦播种面积56.2万亩,增长38.8%,玉米15.05万亩,增长12.6%;大麦3.01万亩,下降13.5%。经济作物播种面积58.61万亩,下降12.3%,其中:油料面积20.2万亩,下降21.6%,甜菜面积4.75万亩,增长8.7%,番茄面积1.47万亩,下降30.6%,打瓜面积30.03万亩,下降11.3%。饲草料播种面积3.09万亩,下降43.6%。夏粮作物喜获丰收,粮食总产量34.23万吨,增加8.23万吨,增长31.7%,其中小麦产量20.7万吨,增长48.4%;油料产量2.7万吨,下降21.8%。甜菜产量19.7万吨,增长10.1%,打瓜产量2.6万吨,增长8.3%。

林业生产稳步增长,2010年完成植树造林1万亩,万人造林面积621亩,比2009年下降45%,森林覆盖率9.6%,提高0.7个百分点。

因地制宜,挖掘优势产业潜力,畜牧业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巩固。全年牲畜最高饲养量达130.4万头(只),年末牲畜存栏头数达71.03万头(只),增长1.4%,其中大畜存栏头数7.42万头(只),牛存栏6.12万头(只),羊存栏62万只;年内牲畜出栏数59.39万头(只),出栏率85%,各类牲畜繁殖成活数60.37万头(只)。全年肉类总产量2.28万吨,奶产量2.7万吨,禽蛋类产量3160吨,羊毛产量1274吨,山羊绒产量20.5吨。

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新型农机具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3万千瓦,增长7%.拥有农业机械6875台,下降3.2%,其中大中型轮式拖拉机2531台,增长5.4%,机耕、机播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99.7%。年末耕地面积136万亩,化肥施用量4.1万吨,增长2.5%,农村用电量2389万千瓦时,增长17.5%,农田水利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年末有效灌溉面积达126万亩,与去年基本持平,完成农田水利总土方21.47万立方米,同比下降0.8%,兴修防渗渠 75.61公里 ,下降0.9%。全县村队总数188个(含地区种羊场),其中:行政村133个。通电的村171个,占村队总数的91%;电话覆盖全县(含移动电话)所有村队;全县村队实现村村通公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全年农村集体投资完成0.76亿元,增长46%,农村私人投资完成2.3亿元,增长46.2%,建设抗震安居房2089户,新增定居牧民501户,农村居住环境逐步改善。全年农村公路改造完成 31.1公里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深入开展,累计建设站点166个,年培训农村党员干部及群众21万人次。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工业经济发展壮大。2010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0.0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达到2.7亿元,分别增长40.2%和23.6%。工业经济效益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有所下滑,规模以上工业实现税金总额2097.6万元,增长28.9%,利润亏损1051.4万元,下降181.2%。全县工业实现销售产值30.5亿元,增长49.7%,产销率93.3%。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完成情况,全年加工小麦粉7.8万吨,增长17.6%,加工食用植物油3.7万吨,增长15.4%,其中:红花油583吨,增长9%,制造白砂糖3.3万吨,增长10%,生产番茄酱2.3万吨,下降9.1%,麦芽5.6万吨,增长47.5%,生产毛(绒)线374吨,增长63.3%,水泥17.5万吨,增长5.7%。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县建筑业施工企业实现施工产值0.79亿元,增长38.8%,施工面积7. 1万平方米 ,竣工面积4. 7万平方米 ,分别增长41.9%和3.5%。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05亿元,增长50.2%。全县施工房屋面积47. 6万平方米 ,增长56.1%;竣工房屋面积39. 1万平方米 ,增长67.8%,房屋竣工率为82.1%。

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保持健康发展。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0.6亿元,下降15.2%,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6%。施工面积8. 8万平方米 ,下降0.1%,竣工面积 6万平方米 ,所有房屋均无空置;商品房销售额为0.7亿元,下降48%,其中住宅销售额为0.68万元,下降43%。

交通运输、邮电业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运能运量不断提升,交通运输业持续发展。全年货物运输总量完成229万吨,增长19.9%,完成客运量969万人,增长18.9%,旅客周转量28646万人公里,增长18.7%。全县年末拥有民用机动车14087辆,其中汽车1867辆,分别增长1.5%和1.9%。

邮政电信业务规模稳步扩大。全县邮政业务总收入1099.3万元,增长31%。发送函件2.78万件、特快专递2.9万件、报刊346.4万份。电信业务总收入3164.97万元,增长30.4%。年末城乡电话交换机总容量6.07万门,较上年增长4.5%。移动电话用户10万户(含移动、联通、电信),宽带用户1.5万户,增长32.8%。

国内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