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应城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2-17 孝感市应城市统计局

邮政服务业实现新发展。完成业务总收入2450万元, 比上年增长 24.3%。其中:代理金融类收入1700万元,增长33.6%;储蓄收入1431万元,增长41.1%;邮务类业务收入570.2万元,增长12.1%;函件收入186.2万元,增长23.2%;集邮收入86.8万元,增长21.0%;电子商务收入115.5万元,增长21.5%;报刊一次性大收订流转额404.7万元,增长18.0%。

通信服务业进一步拓宽。完成电信国际业务收入4082.27万元,比上年增长1.1%;新增移动业务8955户累计达到2.1万户,净增宽带5443户;新建C网基站20个、CDMA基站53个,其中3G基站覆盖所有乡镇;建成信息化乡镇9个,行政村通宽带率达到94%,通光纤传输率达到92%。

供电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完成新建城南新区220千伏、东马坊110千伏输变电站选址和土地征用等前期准备,第二轮农网建设与改造项目全面启动,推行一户一表报装流程,规范用电收费行为。累计完成售电量6.9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2%;综合线损率5.44%,下降0.02个百分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6881天。

六、商业、旅游、外贸、物价

消费市场整体活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50亿元,增长21.1%,其中批发业完成14.98亿元,增长5.6%;零售业完成40.26亿元,增长32.5%;住宿和餐饮业完成6.26亿元,增长0.9%。

旅游经济发展步伐加快。通过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验收,获得全省旅游发展先进县市荣誉称号,汤池镇被命名为“湖北旅游名镇”。应城孔庙、烧香台、寿宁禅寺等一批旅游景点设施进一步完善,汤池温泉、金港大酒店、应城宾馆等宾馆酒店服务标准进一步提升。汤池温泉一期改造项目开园营业,二期改造工程投入3.5亿元,项目建设正在加紧进行;总投资80亿元的国家矿山公园项目成功签约,其中投资10亿元的一期工程正式开工。接待游客110.8万人次,增长10.2%;旅游综合总收入6.9亿元,增长15.0%。

外贸出口持续增长。完成各类产(商)品出口创汇2543.2万美元,增长20.0%;其中三资企业完成出口创汇84.1万美元,增长32.0%。

市场物价继续走高。全市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102.8,上涨 4.3个百分点,其中与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消费品价格涨幅较大,鲜菜类、粮食类、蛋品类、水产品类等主要生活消费品价格涨幅均超过10%以上,分别达到19.7%、19.7%、18.1%、11.5%。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9,上涨3.6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为100.8,上涨2.4个百分点。

七、财政、金融、保险

完成财政总收入8.05亿元,增长14.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08亿元,增长21.7%;各项税收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比重达到60.3%。*一般预算财政支出   万元(包括上级拨款支出),增长19.7%,优化支出结构,确保了重点支出。

金融系统各项存款余额累计99.46亿元,增长22.0%,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2.61亿元,增长18.6%;各项贷款余额累计53.85亿元,增长4.3%。

实现各类保费收入2.31亿元,下降16.9%,其中财产险0.28亿元,增长17.9%;人寿险2.03亿元,减少20.1%。支付各类赔款0.30亿元,赔付率13.0%,上升5.1个百分点。

八、城镇建设、公用服务、环境保护

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古城大道、体育场路、蒲阳大道、体育场南路刷黑工程,蒲阳大道、体育场南路沥青混凝土道路改造工程,大智路、城南大道、古盐大道等道路及下水道扩建工程,日处理3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武荆高速公路连接线22.3万平米景观绿化带建设工程,人民公园、杨家台休闲区、汉宜大道、长荆大道绿化等一批市政建设工程如期建成,总投资达到4.49亿元。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23.2平方公里,人均绿化面积达到12平方米。

公用事业服务功能得到加强。扩建自来水厂,日供水能力由5万吨扩大到10万吨,城市居民供水普及率98%以上;污水处理厂正式运营,出厂水质全面达标;维修改造城区泵站4座,新建改造垃圾中转站3座、公厕16座;建成西十过渡性垃圾处理场,光辉垃圾处理场建设正式启动,城市主次干道清扫率达100%,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以上。整治占道经营,取缔出店摊点,疏导流动摊贩,处罚违规广告,进一步规范了城市管理。开通6路公汽,更换公交车18台,建设廉租住房3万平米、经济适用房3.7万平米,有效改善了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

环境保护继续改善。开展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保证了市区饮用水安全;综合治理膏矿含盐废水,督促6家企业落实清洁生产;实行排污许可证管理和环境影响评价,环评执行率100%,“三同时”执行率100%。日常环境检查出动1500人次,检查工业企业108家、污染防治设施82台套,检查率达100%;化学需氧量削减率9%,二氧化硫减排削减率5.7%。

九、科技、教育

科技进步取得新成绩。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8家,实现工业增加值8.86亿元,增长38.6%。引进创投资金3000万元,风险融资730万元,新增科研投入7000多万元;积极开展科技培训、技术咨询,帮扶项目19个;建立省、孝感市级以上工程中心12家;实施“345”科技型企业培育工程,5家企业进入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重点培育企业行列。成功申报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7项,省级研发项目7项,争取科技发展资金1940万元,申请专利57件;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8项,其中5项填补国内空白。

教育事业实现新发展。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投资4095万元维修校舍41924平方米,完成30所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优化幼儿教育发展环境,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规范民办教育管理,开设中职预科班;组织100人参加“知行中国小学班主任培训班”、166人参加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57人参加省“骨干教师和校本研究培训”、404人参加孝感市新课改培训;构建“高效课堂”,开展教学视导。全市高考上本科线3167人,通过“国家三类城市评议文字”验收。

十、文体、广电、卫生

文化体育事业继续繁荣发展。新建城乡全民健身体育场馆38处,文化体育公园建设正式启动,建成农家书屋120家,完成3处乡镇综合文化站修建。举办节庆广场文化活动6场次,开展体育健身比赛3场次,出版《蒲阳花》3期,各类报刊刊发文学作品30多篇。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出动276人次检查各类文化娱乐经营场所457个,取缔关闭3家,收缴非法音像制品、书报刊6000余盘册。组织开展文物普查,新发现遗存271处,普查覆盖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