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上虞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2-12 绍兴市上虞市统计局

节能降耗措施有力。2010年上虞市把节能降耗作为"十一五"收官的重中之重,全民节能,措施有力,在工业经济发展中主动结构调整、技术创新、淘汰落后产能,全市节能降耗成效显着。2010年,全市926家规上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89.86万吨标准煤,增长8.0%;节约能源23.68万吨标准煤。其中119家重点能耗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77.96万吨标煤,增长6.3%,增幅小于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消耗量1.7个百分点,节约能源19.87万吨标准煤,为全市节能降耗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建筑产业势头强劲。上虞市是浙江建筑业的排头兵和全国着名的"建筑之乡",2010年建筑业发展势头强劲,亮点纷呈。业务产值大幅增长。2010年上虞市实现建筑业总产值827.99亿元,利税50.05亿元,利润总额25.79亿元,分别增长14.3%、18.3%和23.0%。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513.03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974.81万平方米,分别增长5.9%和11.2%。评级创优大力推进 。2010年上虞建筑企业新升一级企业3家,至年末全市共有特级企业7家,一级企业26家。工程质量争创一流,全年获鲁班奖2只、国家优质工程银奖1只、全国建筑装饰工程奖16只、全国用户满意工程1只、国家电网优质工程1只、浙江省优秀建筑装饰工程奖71只、钱江杯9只、白玉兰22只。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稳健扩大。2010年上虞市突出项目建设,着力扩大投资,努力创建产业发展大平台,进一步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8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其中工业生产性投资力度空前,完成120.18亿元,增长30.6%,增幅高出绍兴市平均水平15.8个百分点,居绍兴各县市首位。全年限额以上投资174.21亿元,增长24.8%,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6.48亿元,下降26.3%;第二产业投资111.61亿元,增长43.7%,第三产业投资61.73亿元,增长1.6%。两区平台仍是全市投资的主战场,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生产性投资占全市的比重分别达40.6%和63.5%;上虞经济开发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13亿元,增长14.3%,其中工业生产性投资15.8亿元,增长17.4%;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4.24亿元,增长125.4%,其中工业生产性投资60.47亿元,增长128.7%。其中五大主导行业完成96.87亿元,增长41.4%,占全市工业性投资的80.6%;机械装备、医药化工、轻工纺织行业和光伏及绿色能源行业完成投资增速较快,分别增长61.3%、37.4%、33.4%和95.2%,而照明电器投资有所减少,下降15.5%。

房产投资理性扩大。2010年在宏观调控因素影响下,产地产业经历了热冷交替,房产投资理性扩大。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2.04亿元,增长16.8%,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293.82万平方米,下降19.9%,其中本年新开工商品房施工面积112.99万平方米,增长109.6%,商品房竣工面积43.85万平方米,下降76.0%。房地产市场交易量在高基数上实现小幅增长,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02.15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58.97亿元,分别增长2.1%和23.6%。

五、城市建设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2010年上虞市以创建"省级示范文明城市"为契机,按照"山亲、水清、城靓、路畅、人和"城市建设总体目标,实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8只,年度投资总额18868万元,其中城南河西路、萧甬铁路平改立工程、龙山公园改造、江东北路延伸工程、王充路延伸工程、北三环绿色长廊一期工程、城区增绿添彩工程、城东工业安置区垃圾中转站等8只工程已顺利完工;以"省级生态市"建设为抓手,着力实施了"交通安全、环卫设施、停车行车、排污截涝、靓化美化"等五大类共计107只民生项目,有力改善了群众居住条件,方便了群众出行,提升了城市承载能力,成功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公用事业稳步发展。全年自来水供应量达7182.20万立方米,其中居民生活用水量2114.77万立方米,日供水综合生产能力达35万立方米。全社会用电量34.3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7.2%,其中工业用电26.45亿千瓦时,增长16.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3.56亿千瓦时,增长14.1%。

六、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繁荣稳定。2010年上虞市加大力度建设现代商贸业载体,全力打造"浙东新商都",实现消费品市场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19亿元,比上年增长17.5%。按城乡市场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6.31亿元,增长18.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3.87亿元,增长13.7%;按消费形态分,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118.33亿元,增长17.4%,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51.42亿元,增长27.2%,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11.86亿元,增长19.1%,其中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4.13亿元,增长39.0%。热点商品持续旺销,其中汽车类零售增长47.3%,金银珠宝类增长61.7%,家具类增长86.1%。

商品市场交易活跃。年末全市共有商品交易市场60个,成交额110.23亿元,增长36.3%,其中消费品市场成交额49.17亿元,增长7.5%;生产资料市场成交额61.06亿元,增长73.7%。年末成交额超亿元市场7个,实现成交额97.65亿元,其中浙江石狮国际商贸城有限公司、绍兴大通集团公司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等2个市场成交额超10亿元。

七、对外经济

招商引资谋求实效。2010年,我市加大招商引资平台建设力度,优化服务软环境,着力营造"亲商、安商、便商、富商"的良好氛围,绿野汽车、新时代大动力锂电池等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户,高质量实现招商引资工作目标。全市新办外商投资企业83家,新批外商增资项目25只,计划总投资10.6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1.3%,合同外资5.44亿美元,增长32.5%,实到外资3.0亿美元,增长19.0%,实到外资总量居绍兴各县市第一。明确招商主攻方向,把高、大、新、优项目作为招商重点,全年新增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36只,涉及合同外资3.94亿美元,占全市总量的72.4%;实到外资中,当年到资额在4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25只,实到外资1.77亿美元,占全市总量的58.9%。

对外贸易恢复增长。2010年,全市新增进出口备案登记企业156家,累计达827家,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737家;实现进出口总额28.65亿美元,增长37.2%,其中进口总额5.94亿美元,增长30.2%,自营出口总额22.70亿美元,增长39.1%,全市商品进出口国家(地区)169个,出口超1000万美元的国家(地区)55个,比上年增加14个,出口总量居前五位的国家(地区)依次为美国、日本、印度、韩国、巴西;出口超1000万美元的企业16家,比上年增加9家。从出口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19.90亿美元,增长38.0%,占出口总额的87.7%;加工贸易出口2.80亿美元,增长48.0%,占出口总额的12.3%。从出口产品结构看,机电产品占据主导地位,出口7.47亿美元,增长33.3%,占出口总额的32.9%;化工产品出口5.60亿美元,增长37.9%,占出口总额的24.7%;纺织产品出口4.91亿美元,增长39.6%,占出口总额的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