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1-02-12 哈尔滨市统计局

居民收入

据抽样调查测算,城市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7556.8元,增长10.5%,人均消费性支出13939.5元,增长12.8%;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8020.3元,增长18.4%,人均生活费支出4665.9元,增长18.9%。

居民住房

市区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2.1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4.4平方米,增加0.3平方米。农村砖瓦化钢木结构住房比重87.7%,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全年经济适用住房施工面积383.7万平方米,完成投资47.4亿元。为1000个住房困难家庭提供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4000万元。通过提供廉租住房和发放租赁补贴方式,新增廉租住房受益户3512户。

社会保障事业

年末全市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19.2万人,比上年增长0.7%。其中,企业职工79.9万人,下降3.8%。全市享受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67.6万人,增长6.7%。参加失业保险128.2万人,增长1.3%。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356.1万人,增长7.3%。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72.8万人,增加3.2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1%。

社会福利与救助事业

全年20.2万城市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比上年减少9.8%;17.6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增长5.4%;2.7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五保救济,增长3.8%。

年末全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2.24万张,收养人员1.75万人。各种城镇社区服务设施745处。全年销售福利彩票8.4亿元。

市安康社会福利院一期工程正式开业,完成投资2.4亿元、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设计床位1700张。

十二、城市建设与公用事业

路网建设

跨江交通建设取得新进展。松浦大桥实现竣工通车,阳明滩大桥(三环西江桥)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47%,松花江大桥扩建工程全面启动。

实施道路拓宽改造工程。建设完成文昌高架桥、征仪路跨线桥、香滨路立交桥等大型桥梁和街路配套桥涵57座,改建道路202条,建设长江路、铁路街等大跨度主干道路20条,建设工程街、华山路等区域性道路182条;实施了机场路和中山路景观道路建设工程;推进了友谊西路以及群力新区、哈西新区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

轨道交通工程加快推进。地铁一期工程完成了9座车站主体、5600延长米区间隧道、20个出入口和风亭的建设;地铁一期哈南延伸段工程完成了1座车站主体和2个区间初支施工。

城市交通

全市公交运营线路网长度达685.1公里,公交编码线路193条,比上年增加5条,调整延伸12条公交线路,开辟公交线路7条,填补8个区域公交空白,解决16万居民公交出行问题。公交车运营车辆5094辆,其中空调大巴244辆。全年新增公交车辆85辆,更新公交车辆1119辆。公共交通客运量达10.6亿人次。

棚户区改造

全年棚户区改造完成投资134亿元,实施启动拆迁项目42个,拆迁棚户区面积518万平方米,占当年计划拆迁总量的150%,涉及拆迁户3.3万户。棚改项目开工总规模达761万平方米,完成本年开工计划的164%,竣工318万平方米,回迁居民1.1万户。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主城区二环内90%以上裸土地面实现硬化绿化,清理绿地超高土131.4万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8.0万多平方米,清理废品收购站点1029个,维修门前踏步等相关设施3364处,清理整治2140个居民庭院;对47条土路巷道实施改造工程。

三沟治理工程共完成征地71. 8万平方米,拆除房屋8.0万平方米,敷设截污管线54.5公里;完成3座污水处理厂土建及配套工程建设及两座排水泵站主体施工及设备安装调试;组织清理沿线积存垃圾11.5万余吨、平整堤岸51.8万平方米。

对友谊宫等“五个”景观节点,铁路街等“五个”路改项目沿线约90栋临街楼体实施了区域化装饰性节能改造,实施约240栋既有建筑节能综合改造社会化项目,共完成改造200万平方米。

实施515个居民庭院和50处社区休闲健身广场全方位立体改造建设,增设健身器材等各项配套设施2654件。对车行道、人行道、街道两侧、庭院周围和旧有开发小区,铺装总面积40万平方米。实施亮化街路78条,总长度达164.8公里。

供热、供电、供气

全年市区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164.7万平方米,集中供热面积达13057.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7%,集中供热普及率67%,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73.9亿千瓦时,增长7.6%,其中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28.5亿千瓦时,增长2.1%,乡村居民用电量13.5亿千瓦时,增长4.8%;工业用电量89.1亿千瓦时,增长10.3%。全市供气管道总长度2862.6公里,天然气用户121.2万户,其中家庭用户120.4万户。

十三、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

全市现有活立木净增蓄积量21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45.4%,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4907公顷,绿化道路1480公里,义务植树1356万株。全市现有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6个,面积68630公顷。列入国家一二类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62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植物8种。国家湿地公园2个,面积10710公顷。

全市建成区绿地面积1280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631万平方米。其中,新增公园绿地面积400.6万平方米。

市区空气质量好于和达到二级的天数为313天,比上年增加3天。实测大气二氧化硫年均值为0.045毫克/立方米,降尘年平均值为13.31吨/平方公里.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6分贝,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7.9分贝。

群力、平房、信义沟3座污水处理厂全部告竣并正式通水调试。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60.5%和75.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松花江干流出境水主要污染指标下降9.8%,达标江段长度增加到153.5公里。

安全生产

全年各类事故死亡503人,比上年上升23.0%。其中,生产安全事故死亡57人,下降18.6%;道路交通事故死亡436人,上升29.8%;火灾事故死亡4人、农机事故死亡2人、水上交通事故死亡4人。

全年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0.137人/亿元,比上年上升11.4%;道路交通万车死亡5.884人/万辆,上升11.5%;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死亡1.36人/10万人,下降41.6%。

注:

1.本公报中的年度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据。

2.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各行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其分组、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组绝对数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