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3-31 淮南市统计局

淮南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淮南调查队

2011年3月14日

2010年,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构建“两型”城市,加快实施“一主两翼”战略,着力推进“四煤”发展,努力打造“四宜”城市,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社会呈现出发展较快、结构优化、质量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03.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0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388.8亿元,增长14.1%;第三产业增加值167.7亿元,增长12.4%。三次产业比例为7.8:64.4:27.8。

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指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生产总值 603.5 13.0

第一产业 47.0 4.9

第二产业 388.8 14.1

第三产业 167.7 12.4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8.0 9.6

批发和零售业 33.7 8.6

住宿和餐饮业 10.4 9.8

金融业 10.0 7.8

房地产业 14.9 4.3

其他服务业 80.7 17.0

居民消费价格一季度比上年同期上涨1.2%,上半年上涨1.2%,前三季度上涨1.6%,全年上涨2.3%。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5%;全部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上涨13.1%。

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类别 涨跌幅度%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2.3

其中:1、 食品  5.7

粮食  9.0

肉禽及其制品  1.2

油脂  7.2

水产品  7.3

鲜菜类  15.5

2、 烟酒及用品    1.9

3、 衣着  -2.9

4、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4.7

5、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3.2

6、 交通和通讯  -0.2

7、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

8、 居住  6.5

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不含私营个体)32.7万人,增长 7%。其中,第二产业20.9万人,第三产业11.48万人。在岗职工28.48万人,增长3.68%。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0万人,年末城镇人口登记失业人数2.0万人,登记失业率为4.3%。

二、农 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12174公顷,比上年增长1%;棉花种植面积940公顷,油料种植面积5338公顷,分别减少15.1%,10.3%;蔬菜种植面积24339公顷,增长5.4%。

全年粮食总产量139.1万吨,比上年增长1.5%,其中夏

粮产量61.9万吨,增长3.0%;秋粮产量77.3万吨,增长0.4%。

2010年全市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产品名称 绝对值 比上年增减( % )

粮  食 139.1 1.5

棉  花 0.15 -14.2

蔬  菜 69.4 5.3

水  果 2.97 6.1

肉  类 8.1 2.2

禽  蛋 5.5 2.8

牛  奶 4.4 0.4

水产品 6.5 5.4

全年主要肉类总产量8.1万吨,比上年增长2.2%。全年生猪出栏44.9万头,增长2.7%;出栏牛4.2万头,增长2.4%;出栏羊24.3万只,增长1.3%;出栏家禽1993万只,增长2.1%。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69.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  2.6%。各式拖拉机118610台,下降1.6%;联合收割机3456台,增长16.1%。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32655吨,增长  0.6%;农村用电量68833万千瓦时,增长12.3%。2009年冬至2010年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成土石方1930.8万立方米,完成市级重点水利工程36项,整修圩堤39.4公里,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88.6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其中轻、重工业分别增长39.2%和13.1%。

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单位:万元

指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3885870 14.0

其中: 轻工业 156937 39.2

重工业 3728933 13.1

其中: 国有企业 202305 4.0

集体企业 33418 21.1

股份合作企业 5619 20.7

股份制企业 3445817 14.7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169715 0.3

其中: 国有控股企业 3190416 10.7

其中: 大中型工业企业 3518992 11.5

全市28个工业行业增加值中26个行业增长,其中煤炭行业增加值275.0亿元,增长11.3%;电力行业56.5亿元,增长1.5%;化学原料制造业13.3亿元,增长55.1%;装备制造业15.4亿元,增长51.2%。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增长2.0%,发电量增长2.2%,化肥增长14.4%,水泥增长38.6%,合成氨增长46.9%,采矿专用设备增长13.2%。

2010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值 比上年增减(%)

原煤 万吨 8110 2.0

洗煤 万吨 509 10.6

发电量 亿千瓦时 474 2.2

浓硝酸 万吨 31 -14.5

合成氨 万吨 51 46.9

化肥(折纯) 万吨 23 14.4

纯碱 万吨 26 2.3

水泥 万吨 306 38.6

采矿专用设备 吨 17478 13.2

输送机械 吨 12903 -15.6

轴承 万套 2638 41.4

交流电动机 千瓦 16875 -38.2

日用玻璃 万吨 15 -6.5

化学药品 吨 5624 4.6

机制纸及纸板 吨 3998 89.6

布 万米 3137 27.7

乳制品 吨 15498 -2.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38.6,同比提高44.4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9.8%,提高0.7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61.5%,提高40.3百分点;产品销售率99.1%,下降1.0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217781元/人,增加49386元/人。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22.4亿元,增长41.2%;实现利税109.9亿元,增长32.8%;实现利润45.8亿元,增长54.8%;其中煤电两行业利润29.2亿元,占利润总额63.7%。

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43.0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全市75家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139.2亿元,增长31 %;实现利税总额7.1亿元,增长26.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401.8亿元,比上年增长35.5%。5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323.5亿元,增长33.8%。其中:第一产业投资11.8亿元,增长56.0%;第二产业投资 161.5亿元,增长27.5%;第三产业投资150.2亿元,增长39.7%。从行业看工业完成投资157.2亿元,增长26.5%。在工业投资中:煤炭采选业完成投资87.4亿元,增长1.8%;电力行业完成投资19.4亿元,增长3.3倍;制造业完成投资46.4亿元,增长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