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炎陵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3-31 株洲市炎陵县统计局

旅游升温战日渐升温。2010年全县积极整合资源,品牌影响日益彰显。一是炎帝陵祭祖活动上规模。今年来,我县成功举办了庚寅年清明社会各界祭祀炎帝陵大典、庚寅年海峡两岸首届炎帝神农文化祭祀等活动。二是开展特色旅游活动。成功组织了“红色七月.走进炎陵”活动,石洲乡举办了“探花寻笋竹乡行”活动,东风乡举办了“三月三金紫峰登山”活动,中村乡举办了“重走红军路—炎陵老区百里毅行”活动。全年共接待游客150万人次,门票收入2802万元,综合收入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29%和56%。

加快旅游项目建设。和一旅游开发已确定规划设计方案,11月22日酒店奠基开工;神农湾酒店确定规划设计方案,完成项目环评和立项工作,11月4日奠基开工;天华四星级宾馆正式启动建设。

招商引资效果明显。2010年全县共策划、包装项目390个,向上申报争取上级支持项目65个,项目总投资8.44亿元,争取到位项目22个,争取到位资金5024万元。全年引进内资项目43个(县外境内),合同引进内资26亿元,实际利用内资9.8亿元;引进外资企业2家,外资到位资金650万美元。

六、交通和邮电

交通加速战成效明显。2010年,全县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实现增加值9082万元,增长20.7%,比上年增幅提高了10个百分点。完成全社会货运周转量8300万吨公里,同比增长24%。交通环境展现新形象。2010年末,完成了S321县城至睦村段21.7公里、县城至炎帝陵牌坊段6.962公里的公路改造工程。G106县城至桂东槽里段67.243公里,已完成工程整体形象进度的40%,完成投资14903万元;S322牛岗排至深坳段10.981公里,已完成工程整体形象进度的10%,完成投资485万元;G106衡炎高速分路口互通至炎帝陵牌坊段3.9公里,已完成红线内征地,2011年3月底前将完成路基工程,湘粤赣交通枢纽地位日益显现。

邮电通信业进一步发展。2010年,全县共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总量7331万元,同比增长28.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完成910万元,增长10.2%;电信业务总量(含移动、联通)6421万元,增长31.3。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66万户,增长0.4%,移动电话用户8.88万户,增长19.3%。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税实现新突破。财政收入突破3亿元,2010年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33255万元,增长24.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2559万元,增长24.9%;上划中央四税收入8663万元,增长26.4%;上划省级收入2033万元,增长12.8%。国税完成1.02亿元,增长24.6%;地税完成1.21亿元,增长27.6%;财政完成1.1元,增长21.1%。

金融平台健康稳定发展。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3.4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4.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9%、17.8%。加强城投、国资管理,全年实现重大工程项目融资1.7亿元,中小企业融资5970万元,投入城镇提质战和交通加速战8293.7万元。县信用联社成功改制为全省首家农村商业银行。银太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营业;福来喜鹅业有限责任公司争取上市引导资金50万元;炎帝文化发展基金在香港成立管理公司;省级金融生态环境模范县创建工作进入申报预验收阶段。

保险行业迅速发展。2010年末,全县有5家保险公司,其中财险1家,寿险4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达5382万元,同比增长14.9%,其中财险收入1202万元,增长8.4%;寿险收入4180万元,增长16.9%。保险赔款955万元,同比下降49.7%,其中财险534万元,寿险421万元。

八、教育、科技

教育强县稳步发展。全县共有中小学校28所,其中:普通中学19所;小学9所。职业技术学校1所;幼儿园30所。全县各类学校现有中小学(含民办学校)学生16972人,比上学年增加11人,其中:小学在校学生10289人,初中在校学生4776人,高中在校学生1910人,职业高中在校学生577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人数3866人。全县在职中小学教职工1413人;教职工中专任教师1076人,比上学年减少34人。全县正常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100%。小学生辍学率为零;按教育部制定的统计计算公式初中辍学率为0.38%。

教学环境日臻改善。全县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继续大力实施“教育强县”战略目标,教育教学投入逐年加大,2009-2010年通过实施“校安工程”、“初中工程建设”、“合格学校”等工程建设;“多媒体进中小学所有教学班级”、“标准化课桌椅”、“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等工程,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新建校舍15611㎡,改造校舍27665㎡,投资3841万元。

科技工作力度加大。全年安排科研经费560万元,同比增长44.3%。2010年有效专利申请42项,有效专利批准6项。年末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值1.8亿元。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体事业蓬勃发展。2010年,县文体局圆满成功举办了全民健身日、万人广场舞、国庆篮球赛、炎陵读书月、福寿健康久久长等活动,精心组织了“春之声”庆两会晚会、海峡两岸民族文化晚会、清明民俗文化展演等文艺活动。全年演出场次215场,观众人次13万人次。免费送戏下乡60场次。全年完成80家“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县宣传文化体育中心主体基本完工。县图书馆获评国家一级馆,藏书量达13.9万册,全年借阅书刊10万册次。文物、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强,炎陵县被株洲市评为第一个拥有国家、省级、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金牌县”,博物馆全年参观人次达12.6万人次。

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全县医疗机构20个,拥有床位总数545个,增长19.8%;卫生工作人员数730个,增长1.6%。其中:专业卫生技术人员650个,增长1.6%。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县村级卫生室143个,覆盖率达71%,16个乡镇(场)卫生院设施更趋完善。县人民医院与省人民医院合作办院,建立了科学规范的双向转诊制度,县人民医院门诊人次同比增加60%,住院人次增加40%,业务收入增加45%,每月减少转诊病人近百人次,药品收入比例较上年下降10%,人民群众对医院的满意度上升到85%;医疗保障基本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市首创“银行代缴筹资模式”,参合率达98.5%,居全市第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医疗费补偿率达60%,新型居民基本医保险住院医疗费补偿率达50%。破解了就医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