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云龙示范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云龙示范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目标提高、标准提升、发展提速”的要求,重点推进“五个十”工作,敢闯敢试、先行先试、边干边试,铺开了9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掀起了大开发大建设的热潮,全区日益呈现发展氛围明显浓厚的良好态势。 一﹑经济发展情况 初步核算,201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9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第一产业2.3亿元,同比增长4.1%;第二产业7.7亿元,同比增长19.6%;第三产业2.0亿元,同比增长13.1%。 农业生产。2010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8911万元,同比增长4.0%;分行来看,农业产值14049万元,同比增长5.4%;林业产值715万元,同比增长9.1%,完成三边造林任务210亩,面上造林200亩;全区花木面积1.9万亩;牧业产值12481万元,同比增长2.2%。大力发展都市休闲农业,全区具备一定规模的休闲农庄发展到24家,其中沙坡里生态农庄和清荷生态园休闲农庄被评为省五级级休闲农庄。 工业经济。2010年,全区工业累计完成产值23亿元,同比增长25%,工业增加值7.4亿元,同比增长19.4%。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17.5亿元,同比增长26.6%;完成增加值6.4亿元,同比增长19.1%。兴隆化工、湘火炬火花塞等重点工业企业继续发挥强劲的支持作用,生产增势良好,效益大幅增长,全年分别完成总产值7.5亿元和5.1亿元,同比增长24.4%和63.6%,产生利润3486万元和6274万元,同比增长1.1%和57.5%。高新技术工业企业共实现总产值12.6亿元,实现增加值4.7亿元,比上年增长26.8%(现价),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3.4%,实现利税1.4亿元,比上年增长21.2%。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5084.6万元,比上年增长97.2%。 消费品市场。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多个项目的开工,外来务工人员也在不断的增加,刺激了全区批发和零售业以及住宿和餐饮业的快速发展。2010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亿元,同比增长21%。零售业商品销售额3.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3.3%;批发业实现零售额3亿元,同比增长35%;住宿和餐饮业实现营业收入627.7万元和6316.8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35.3%和22.9%。 二﹑项目建设投资情况 全区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2亿元,同比增长103.7%。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2.5亿元,同比增长100.7%,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64.4个百分点。 产业项目。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湖南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项目,第一个主题公园(方特欢乐世界)所有33个大型单体项目或建筑全部开工,已完成第一个主题公园项目主体工程量的70%,累计完成投资11.4亿元。株洲职教大学城项目,湖南有色职院、湖南工贸技师学院、湖南铁路科技职院、湖南省商业技术学院4所院校和2座桥梁、1个共享服务区等11个项目已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5.5亿元。云峰湖体育公园、欧洲小镇、湖湘文化城、总部经济园、数码科技产业基地、创意产业基地及企业家会所、节能灯具项目、云龙发展(中心)等其他重点项目都在有序推进。 基础设施。示范区的“六纵四横三互通”路网骨架初具雏形。“六纵”中,老株长路已完成提质改造;长株高速竣工通车;迎宾大道基本完成路基工程,本年完成投资 1.8亿元;全长15.8公里,总投资14.6亿元的云龙大道已全部开工建设,完成投资4.0亿元;华强路路基工程已基本完成,完成投资0.6亿元;云水路已完成项目前期并启动征拆工作。“四横”中,云峰大道建成通车,玉龙路(田明路)启动征拆,学林路、林东路等道路前期工作有序推进。“三互通”中,龙头铺互通、云田互通已与长株高速同步通车,林东互通前期工作正抓紧进行。同时,水、电、气、通信等管网工程与路网建设同步配套,累计铺设各类管网40多公里。 三、财政、融资、招商 财政。2010年示范区完成财政总收入2.25亿元,同比增长93.08%,一般预算收入1.31亿元,同比增长145.5%,其中税收收入累积完成1.24万元,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97.17%,同比增长144.51%,非税收入高位增长,全年累积完成1212万元,同比增长784.64%。财政总支出5.85亿元,与民生支出相关的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13万元、教育文化事业支出1908万元,医疗卫生支出1160万元。 融资。云龙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10年共融资21.9亿元,到位资金14.21亿元。其中获得银行授信贷款5.9亿元。BT融资成效明显,通过BT模式落实融资16亿元,已到位2.8亿元。 招商。2010年示范区共签约项目11个,合同引进资金174.73亿元人民币,实际到位资金22.5亿元人民币。参加“2010湖南经济合作洽谈会暨第四届湘商大会”,成功签约总部经济园、中特物流等项目。目前,计划签约的还有太平洋医药仓储物流基地、云龙钢材物流园、数码科技城等一批项目。 四、社会公共事业 科技发展。2010年全区加大工业科技活动,提升企业和产品的科技含量。株洲兴隆化工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硅化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评为国家级技术中心;株洲湘火炬火花塞有限责任公司被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了4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并于同年由省商务厅评为湖南省国际知名品牌;株洲大众汽车传动件有限公司被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湖南省着名商标;株洲沙坡里农产品深加工有限公司今年被科技部、省工商行正管理局分别评为国家级星火计划和湖南省着名商标。 文化教育。全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现有2所中学,6所小学,一个教学点,教师职工185人,中学生512人,小学生1468人。全区有民办幼儿园11所,在园幼儿1261人。落实免费教育政策,特殊群众就读得到保证。全年共资助贫困学生135人,资助资金2.2万元。完善学校基础配套设施,优化资源配置,全区投入资金386万,在云田中学新建了一栋能容纳400个学生的宿舍楼,增加了学位830个。同时与市二中签订云田中学合作办学协议,借助品牌输出,促进教育理念更新、办学条件改善和管理模式创新。 卫生事业。全区拥有2个乡镇卫生院、2个公卫办、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乡村诊所有20个,村卫生室有24个,医疗机构从业人员有90人。我区开展“甲流”疫苗接种,完成接种1480人;对8月龄—4周岁儿童开展麻疹强化活动,接种率95.87%。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强化接种率达95.3%。卫生监督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下达整改意见书320份。完善新农合制度,当年基金使用率达56.75%,受益率达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