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江西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 201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极为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奋斗目标,齐心协力,开拓创新,顽强拼搏,全省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35.0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05.9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5194.7亿元,增长18.3%;第三产业增加值3034.4亿元,增长10.8%。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8%、71.2%和25.0%。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8:55.0:32.2。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5152.2亿元,增长16.1%,占GDP的比重达54.6%。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体地位初步显现,实现生产总值5554.6亿元,占全省的58.9%。 全年财政总收入突破千亿大关,达1226.0亿元,比上年增长32.0%,创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的最高增幅。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77.9亿元,增长33.8%。财政总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3%,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税收收入1033.3亿元,增长32.9%,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84.3%,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县域财力显着增强,全年财政总收入超10亿元的县(市、区)达到22个,其中南昌县超30亿元,丰城市、贵溪市、青山湖区超20亿元。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6%,居住类价格上涨6.9%。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7%。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5.3%,其中冶金工业上涨31.8%。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1.8%,其中有色金属材料和电线类上涨35.0%。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4.8%。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7.5%。 表1 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单位:(%) 指标 全省 城市 农村 居民消费价格 3.0 2.9 3.3 食品 5.6 5.6 5.6 # 粮食 7.5 7.9 6.2 烟酒及用品 0.3 0.0 0.6 衣着 -1.2 -1.6 -0.4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0.7 -1.0 0.0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2.7 2.5 3.0 交通和通信 -1.0 -1.7 0.7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0.4 0.2 0.9 居住 6.9 7.4 5.7 年末从业人员2498.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3.6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0.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639.1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0%;油料种植面积731.7千公顷,增长2.1%;棉花种植面积79.7千公顷,增长5.6%;蔬菜种植面积521.2千公顷,增长2.3%。 全年粮食总产量390.9亿斤,连续第三年保持在390亿斤以上,大灾之年仍获丰收。其中,二晚178.8亿斤,增长5.2%。 全年肉类总产量308.2万吨,增长2.4%。年末生猪存栏1757.3万头,增长4.6%;生猪出栏2897.5万头,增长3.0%。全年水产品产量215.3万吨,增长4.9%。牛奶产量12.2万吨,增长3.0%。禽蛋产量51.1万吨,增长1.2%。 表2 2010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产量(万吨) 比上年增长(%) 粮食 1954.7 -2.4 其中:稻谷 1858.3 -2.5 油料 107.6 5.4 其中:油菜籽 40.8 6.8 棉花 13.1 4.5 烟叶 3.8 -13.3 茶叶 3 13.1 水果 297.1 -9.2 蔬菜 1115.3 2.5 肉类 308.2 2.4 水产品 215.3 4.9 年末省级以上龙头企业472家,比上年末增加65家;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303亿元,比上年增长8.6%;实现利润58.2亿元,增长20.0%。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500家,增长14.1%;实现销售收入1680亿元,增长29.9%。直接带动农户356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1975个,增长42.3%;合作组织成员12.9万户,增长44.7%。 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9.8千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805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13.3%,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880万千瓦,增长6.6%;联合收割机达4.6万台,增长19.3%。实际机耕面积达2898.8千公顷;机械收获面积2222.5千公顷,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达40.7%,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37.6万吨,增长1.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4359.2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01.9亿元,增长21.7%。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1072.8亿元,增长27.4%;重工业增加值2029.1亿元,增长18.8%。分企业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316.9亿元,增长11.1%;集体企业增加值24.7亿元,增长7.6%;股份合作企业38.4亿元,增长16.6%;股份制企业增加值1008.6亿元,增长17.3%;私营企业增加值1158.0亿元,增长23.7%;外商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552.8亿元,增长34.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647.7亿元,增长35.4%,高于全省平均13.7个百分点,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47.1%,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3.2%,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2.6%,金属制品业增长30.4%。 表3 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纱 万吨 74.7 21.7 布 亿米 8.1 36 机制纸及纸板 万吨 186.6 34.2 化学纤维 万吨 17.9 33.4 卷烟 万箱 111.8 5.7 彩色电视机 万台 67.7 -26.9 家用电冰箱 万台 126.4 38.5 房间空气调节器 万台 171.2 29 原煤 万吨 2830.2 -5 原油加工量 万吨 468.4 4.1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617 24.2 火电 亿千瓦小时 545.4 21.6 水电 亿千瓦小时 70.4 46.8 粗钢 万吨 1834 13.1 钢材 万吨 1951.6 18.4 十种有色金属 万吨 111.7 14.8 其中:精炼铜 万吨 93.6 12.3 水泥 万吨 6220.5 3.9 硫酸 万吨 227 6.3 烧碱 万吨 27.3 26.4 化肥(折100%) 万吨 113.4 -1.8 化学农药 吨 21212.9 41.5 发电设备 万千瓦 27.8 14.6 汽车 万辆 37.3 31 其中:轿车 万辆 7.6 -6 大中型拖拉机 台 3411 -12.6 工业锅炉 蒸发量吨 1718.5 50.2 金属切削机床 台 3103 7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