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青原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是建区十周年,也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战胜并克服特大洪灾的不利影响,围绕“靓丽新城区、高效新园区、特色新景区”的战略目标,审时度势,扬优抑劣,凝神聚力,坚持“主攻项目,决战两区”,努力“做大总量、加快集聚”,全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总量实现平稳较快增长,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民生状况得到持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稳步推进。 一、综 合 2010年,初步核算,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466328万元,可比增长15.1%,增幅为全市第一;剔除华能、铁路系统后达到359522万元,可比增长13.9%。从三次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4421万元,可比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279788万元,可比增长18.4%,剔除华能后完成增加值202158万元,可比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132119万元,可比增长14.6%,剔除铁路系统后实现增加值102943万元,可比增长15.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1.7:60.0:28.3,剔除华能、铁路系统后为15.2:56.2:28.6。 2010年,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全市增长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比全市增速高0.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高7.9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高3.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高0.6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高7.3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高12.2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高2.8个百分点。 二、农业 2010年,全区不断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大力发展现代城郊高效型生态农业,农业经济活力明显增强。2010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91818万元,同比增长9.4%。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分别实现45379万元、11284万元、21478万元、9157万元、4520万元,分别增长8.8%、17.5%、3.7%、18.9%、7.8%。 2010年,全区粮食作物总面积34.3万亩,比上年增长0.6%;粮食总产量128114吨,增长0.7%。面积和总产在去年的高水平基础上实现了稳中略增。其中:早稻种植面积15.6万亩,比上年略有上升。早稻总产量56003吨,因灾下降6.3%。一晚播面1.3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总产量5508吨;二晚播面15.8万亩,总产量64835吨,增长6.5%。油料播面4.8万亩,油料总产量2501吨,增长0.4 %。蔬菜播面5.5万亩,蔬菜总产量71330吨,下降2.1 %。年末生猪出栏64450头,比上年增长13.7%。肉类总产量7618吨 ,比上年增长10.0%。其中:猪肉总产量5213吨,比上年上升11.0%;牛肉总产量1322吨,比上年增长0.1%。水果总产量2029吨,比上年减少13.4%。 2010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先后启动了8个乡级垃圾中转站建设和288个清洁工程试点村的基础配套建设,全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平均达85%以上,被评为全省清洁工程先进县(市、区)。生态品牌建设进一步加快,成功申报了华农、新圩炉下、富田陂下无公害草鱼基地“绿标”认证3个,景天花卉、杨糕食品被列为全市农业产业化重点调度项目。截止2010年,全区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42家。 2010年,农业生产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成功争取了富滩、值夏万亩土地整理项目,被列为全国第二批小农水建设重点县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县。2010年,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4.46万千瓦。机收面积10.9万亩,机收率达65%。落实购机补贴资金208.39万元,补贴农机具1.3万台。 主要农副产品产量 指标 单位 2010年 2009年 比上年增长% 粮食总产量 吨 128114 127223 0.7 其中:稻谷产量 吨 126346 125468 0.7 其中:早稻 吨 56003 59783 -6.3 二晚 吨 64835 60851 6.5 油料总产量 吨 2501 2492 0.4 水果产量 吨 2029 2344 -13.4 肉类产量 吨 7618 6935 10.0 其中:猪肉 吨 5213 4711 16.2 牛肉 吨 1322 1321 0.1 年末生猪出栏 头 64450 56683 13.7 三、工业、建筑业 2010年,全区全部工业总产值1072574万元,增长66.6%,剔除华能后795026万元,增长48.0 %。工业增加值259281万元,增长39.8%,剔除华能后181651万元,增长27.2%。2010年,纳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范围的企业个数为4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72774万元,增长78.8%,剔除华能后为695226万元,增长58.9%;实现工业增加值235329万元,增长45.8%,剔除华能电厂后为157699万元,增长32.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70600万元,增长79.2%,剔除华能电厂后为693052万元,增长59.7%;实现利润总额33536万元,增长53.8%;实现利税总额59762万元,增长40.3%,剔除华能电厂后为69032万元,增长70.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为4.8 %,亏损企业亏损额为1.45亿元。 2010年,加大了创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工作力度,富滩工业区B区扩展2000亩,规划面积达5000亩,全面完成了《富滩生态工业区分区规划》。园区投资1000万元以上,竣工、在建工业项目50个。为广源科技、思瑞再生铜等12家企业提供3739万元贷款资金支持,解决了部分企业的融资瓶颈。 2010年,全区建筑企业房屋建设竣工面积398110平方米,增长76.6%。其中:厂房仓库20901平方米,占5.3%,住宅314055平方米,占78.9%,办公室用房3000平方米,占0.8%,文化教育用房34374平方米,占8.6%,医疗卫生用房2624平方米,占0.6%,其他用房23156平方米,占5.8%。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指标 单位 2010年 2009年 比上年增长% 火电 亿度 82.51 31.94 158.3 水电 亿度 1.15 0.71 62.0 大米 吨 4910 3592 36.7 水泥 吨 1129412 877647 28.7 机制纸 吨 181881 94911 91.6 砖 万块 8902 4792 85.8 饲料 吨 58911 50410 16.9 塑料制品 吨 9849 1124 776.2 粗铜 吨 51086 38217 33.7 四、固定资产投资、城建、交通 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1145万元,增长50.1%。其中城镇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93115万元,占93.3%,农村投资1181万元,占0.3%,房地产开发26849万元,占6.4%。从结构上看,建筑工程完成284638万元,占67.6%,安装工程56507万元,占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