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开化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县基础设施投资11.15亿元,比上年增长38.6%。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投资6.69亿元,增长28.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2.75亿元,增长95.4%;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投资0.11亿元,下降84.5%;教育设施投资0.52亿元,增长154.8%;文化艺术业投资1亿元,增长160.7%。 全年共安排“四大工程”重点建设项目64个,实际开工建设56个,完成投资31.17亿元。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项目42个,其中建成项目36个。 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3.52亿元,同比下降7.6%,全年房地产施工面积52.6万平方米,增长21.8%,其中:当年新开工面积17.44万平方米,增长4.4%;房屋竣工面积29.35万平方米,增长266%,其中住宅竣工面积25.43万平方米,增长317.1%;商品房销售面积16.42万平方米,下降4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3.27万平方米,下降47.9%。商品房待售面积5.53万平方米,下降6.9%,其中住宅待售面积2.43万平方米,增长19.2%。商品房销售额5.81亿元,下降33.5%。 五、交通和邮电业 全年完成交通邮政业增加值2.76亿元,比上年增长9.9%。 全年公路客运量1645万人次,客运周转量52500万人公里;货运量700万吨,货运周转量90550万吨公里。全县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14718辆,其中私人汽车9800辆,出租汽车95辆。 全年邮电业务收入1.29亿元,比上年增长0.8%。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6.64万部,下降10.1%,其中城市电话2.4万部,增长10.3%;农村电话4.24万部,下降18.7%;小灵通2949部,下降47.7%。在城乡电话中,有住宅电话5.73万户,下降2.2%,其中城市住宅电话1.78万部,乡村住宅电话3.95万部;公用电话2644部;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7.11万户,增长23.8%。全县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18.9部,移动电话普及率每百人48.7部。年末国际互联网宽带用户1.85万户。 六、国内贸易 2010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51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分城乡看,县城的零售额14.56亿元,增长17.7%,县以下的零售额17.95亿元,增长18.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27.72亿元,增长17.4%,住宿餐饮业4.79亿元,增长22.5%。全县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12个,比去年增加4个,全年实现成交额7.33亿元,比上年增长7%。其中成交额超亿元市场3个,成交额6.29亿元。全县16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3.52亿元,比上年增长20.7%。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 全年进出口总额1058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4.6%。其中:出口7473万美元,增长45.3%;进口3111万美元,增长82.8%。自营进出口企业不断增加,2010年有12家企业取得自营进出口权,累计达到101家(含三资企业),有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48家。 2010年, 成功举办2010中国(衢州?开化)根雕艺术文化节,开化“根博园”顺利通过国家4A级旅游景区现场考评验收。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211.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2.4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1.7%和37.5%。另接待入境旅游者7662人次,增长23%,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99万美元,增长64.3%。全县星级饭店达到9家,风景名胜区1处,A级景区3处。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5.77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8.5%,比上年增长18.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85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9.6%,增长18.3%,全县完成各项税收5.12亿元,比上年增加7648万元,增长17.6%。全县一般预算支出13.94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13.1%,增长4%,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等三大民生支出2.49亿元、0.92亿元和0.73亿元,分别增长13.1%、50.3%和42.2%。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含农发行)81.38亿元,比年初增加11.2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9%。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44.13亿元,比年初增加6.21亿元,增长16.4%;人均储蓄存款12562元,增加1735元,增长16%。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8.41亿元,比年初增加12.5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7.3%。个人消费贷款显着增加,全年金融机构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1.77亿元,比年初增加3.18亿元,占全部新增人民币贷款的25.4%。短期贷款稳定增长,年末短期贷款余额33.95亿元,比年初增加7.44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59.4%,有效满足了企业流动资金需求。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贷比71.8%,比上年增加6.4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外汇存款余额为281万美元,比年初减少36万美元,外汇贷款余额为486万美元,比年初增加435万美元。 年末全县共有保险机构12家,全年保费收入19532万元,比上年增长26.5%,其中财险保费收入6460万元,增长33.4%;寿险保费收入13071万元,增长23.4%;支付各类赔款5244万元,增长62.7%,其中财险赔付 2731万元,寿险赔付2514万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年末全县有科技活动的单位34家,拥有科技活动机构22个,其中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9家,省级农业企业科技研发中心3家,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2家。年末全县有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2家,拥有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省级科技型企业12家,省农业科技企业13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2家,市级科技型企业8家。2010年列入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4项,省级科技计划25项,其中省级新产品13只。全年申请专利166件,其中发明专利30件;获得专利授权126件,其中发明专利5件。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2010年,网上发布技术难题招标27项,提供研发经费1360万元;正式签约项目17项,合同金额1237万元。全年科技投入合计7439万元,增长10.2%,其中:全县财政科技投入4271万元,增长16.0%。 2010学年,全县普通高校考试报名人数1698人,上线人数1228人,录取人数1204人。全县共有中小学57所,其中:普通高中3所;职业高中2所;普通初中9所;小学42所;特殊学校1所;另有教学点18个。全县共有幼儿园89所,其中民办幼儿园74所。全县普通高中招生1769人,初中招生2895人,小学招生3315人,职业中学招生681人。全县中小学校在校生35081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学生5120人,初中在校学生9802人,小学在校学生18800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1331人,特殊学校28人。小学入学率为100%,毕业率100%,巩固率100%,升学率100%;初中入学率为100%,毕业率100%,巩固率99.95%,升学率95.14%。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有电影放映单位3个,各类艺术表演团体3个,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18个。公共图书馆1个,面积1655平方米,图书总藏量15万册(件)。18个乡镇全部实现调频广播与有线电视共缆传输,城区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工程有序推进,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3个,有线电视节目68套,共有有线电视用户7.72万户,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为92.07%和94.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