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四、固定资产投资 (一)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扩大内需的方针政策,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35.11亿元,比上年增长36.5%。其中:城镇投资207.06亿元,增长43.9%。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4.35亿元,比上年增长1.5%;第二产业投资98.92亿元,比上年增长41.3%,其中水电投资达73.64亿元,增长41.7%;第三产业投资131.84亿元,比上年增长34.6%。全年施工项目1111个,比上年减少76个。其中新开工项目774个,减少138个。 (二)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年亿元以上重点工程项目完成投资139.97亿元,比上年增长59.5%,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0.8%。一是公路建设完成投资50.2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7.5%。其中,磨思高速公路完成投资11.8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9%;西盟至澜沧公路完成投资3.23亿元,增长145.4%;思茅至江城公路完成投资6.82亿元,增长206.5%;小黑江至澜沧公路完成投资10.01亿元,增长1097.7%;本年新开工永平至临沧公路完成投资3.42亿元。二是电站建设完成投资72.8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8.8%。其中,糯扎渡水电站完成投资53.43亿元,增长78.6%;长田河电站完成投资1.80亿元,增长113.4%;普西桥电站完成投资3.12亿元,增长187.3%;石门坎、戈兰滩、居甫渡等三座中型水电站进入扫尾工程。三是水库建设完成投资1.01亿元,比上年增长42.3%。镇沅五一水库、澜沧小坝子水库等重点工程进展顺利。以“中国茶城”建设为重点的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容貌有了很大改观,城市功能有所提升。交通、能源、通讯、水利、环保和社会公共设施有较大改善。 (三)房地产市场建销两旺。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3.83亿元,比上年增长23.9%。房屋施工面积310.45万平方米,增长24.1%,其中:住宅 238.93万平方米,增长21.6 %,本年新开工面积170.24万平方米,增长46.2%;房屋竣工面积75.8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5.5%;商品住宅竣工4624套,商品房销售建筑面积121.0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5.5%,其中:现房销售面积40.32万平方米,期房销售面积80.75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26.24亿元,增长63.9%。 五、国内贸易 (一)消费品市场保持繁荣。在扩大内需政策、物价持续上涨和节日消费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消费品市场平稳发展。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2.66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其中:批发业实现6.51亿元,增长58.1%;零售业实现53.55亿元,增长16.5%;餐饮业实现12.14亿元,增长13.0%;住宿业实现0.46亿元,增长49.0%。假日消费和婚庆消费拉动住宿和餐饮业快速增长,汽车、摩托、住房、家用电器、太阳能、通讯、旅游等成为城乡居民消费热点。 (二)城乡市场共同发展。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6.95亿元,增长19.7%,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5.71亿元,增长15.5%。 (三)非公有经济占主体地位。非公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4.27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市场份额达88.5%,是市场繁荣活跃的支柱力量。其中:私有经济实现零售额63.18亿元,增长17.5%。 (四)生活消费保持较强增势。限额以上企业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额保持大幅增长。食品、饮料、烟酒类比上年增长24.0%;医药类增长18.9%;五金、电料类增长29.0%;家用电器类增长84.6%;汽车类增长24.7%。 六、对外经济 (一)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1706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9.0%;其中:出口953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38.8%;进口7521万美元,增长0.9%。进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进出口完成8428万美元,增长178.0%,其中:出口8246万美元,增长182.0%;进口182万美元,增长73.0%。边境贸易进出口8619万美元,增长2.5%;其中:出口1281万美元,增长20.7%;进口7338万美元,同比下降0.1%。 (二)经济技术合作成效显着。全年实施各类经济合作项目153项,比上年增长37.8%,其中:上年结转113项,本年新增40项;合同(协议)总投资660.22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实际到位市外资金76.97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其中:到位省外资金59.43亿元,增长7.1%;到位市外资金17.53亿元,增长27.5%。实施项目中:水电项目17项,合同(协议)总投资495.71亿元,到位市外资金50.63亿元;矿产业26项,合同(协议)总投资23.86亿元,到位市外资金7.17亿元;茶产业26项,合同(协议)总投资42.42亿元,到位市外资金2.29亿元;其他项目84项,合同(协议)总投资98.23亿元,到位市外资金16.88亿元。全年新注册登记外商投资企业3户,合同利用外资412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3033万美元(含以前年度批准今年到位资金),比上年增加2719.82万美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一)交通运输能力稳步提高。年末拥有民用车辆520572辆,比上年增加78063辆,其中:载客汽车50448辆,增加10328辆;载货汽车35153辆,增加5206辆。年末公路通车里程为19192公里,比上年增加121公里,其中:国道811公里,增加58公里;省道1671公里,减少2公里;县道4293公里,增加29公里;乡道9799公里,比上年增加36公里;专用道271公里、村道2244公里与上年持平。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32.84亿吨公里,增长17.8%;完成旅客周转量24.61亿人公里,增长11.9%。机场旅客吞吐量22万人,增长15.0%。`
注:国道中思小公路划西双版纳3公里,省道、县道部分调整。 (二)邮电通信业平稳发展。全市实现邮电业务总量12.01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邮政业务量6891万元,增长1.3%;电信业务量133200万元,增长16.2%。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达34.19万户,减少0.92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达13.2部/百人,比上年减少0.4部,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5.21万户,新增0.08万户,乡村电话用户15.06万户,减少1.78万户,公用电话3.92万部,减少0.027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23.46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49.14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57.6部/百人,比上年增加9.0部/百人。年末互联网用户达111072户,比上年增加29068户。 (三)旅游业保持良好增势。加快旅游项目建设,旅游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旅游环境有了很大改观,茶文化旅游、民族风情游、自然旅游效应显现。旅游业持续增长,全年观光旅游的国内游客347.2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2%,其中:过夜游客198.86万人次,增长18.3%;一日游旅客148.38万人次,增长5.2%。国内旅游收入16.58亿元,增长30.2%。全年接待入境游客11.74万人次,其中:口岸入境一日游8.73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071.99万美元,增长4.0%。全年旅游业总收入17.14亿元,增长2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