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桃源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1-03-30 常德市桃源县统计局

医疗卫生保健事业日益发展。全县拥有卫生机构116个,卫生技术人员共2507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151人,注册护士663人;拥有病床2319张。全县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技术人员56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22人;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技术人员88人;乡镇卫生院40个,卫生技术人员1368人。全县年末有诊所、卫生所、医务室73个,卫生技术人员125人;年末有村卫生室649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694人;住院分娩率100.0%。

农村饮用水条件逐步改善。全县自来水受益村351个;年末农村有集中供水工程72处,饮用清洁安全卫生水的人口达47万人,占农业人口的56.8%。

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现有体育场1个,运动场1个,游泳池1个。开展全民健身项目7项次,参加全民健身运动人数5.3万人。电脑体育彩票布点17个,全年完成销售额410万元。参加省市体育比赛,我县运动员获金牌21.5枚,银牌7枚,铜牌7枚,获得全省冠军19个。年内向省体校输送新生4人,向市体校输送新生20人。

人口、人民生活及社会保障

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回升。年末户籍总人口(公安数、自然年度)为97270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5941人,农业人口826766人。全县男性人口503426人,女性人口469281人。年内出生10458人,死亡15062(当年724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0‰,比上年上升1.64个千分点。全县全年自然增加人口3210人,年末总人口比上年减少2794人。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20元,比上年增长9.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607元,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64.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419元,增长12.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3946元,占纯收入的72.8%。农村经济管理部门统计的农村居民人均实际所得4828元,增长14.6%。年末全县从业人员41095人,其中在岗职工39220人;劳动报酬总额90577万元,其中在岗职工工资88220万元;职工年平均工资23505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4039元,增长13.7%。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人均达到8336元,增长19.0%。

社会保障力度加大。全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56300人,比上年增加4327人;其中职工38778人,增加2919人;离退休人员17522人,增加1408人,之中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有10432人,增加1181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5078人,增加800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达到368人,增加80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126545人,增加6464人;其中职工有37489人,增加999人;退休人员有18907人,增加684人;城镇居民70149人,增加4781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33620人,增加1355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30696人,增加2908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人数769167人,参合率98.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累计支出10166.18万元,累计受益357346人次。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全县拥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39个、床位2054张,收养人员达1662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达12484人,发放额2532.1万元;农村居民达27067人,发放额2300.6万元。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050万元,筹措福利资金89.25万元。发放救灾救济款945万元。发放“五位一体”医疗救助金719.77万元。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