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胶南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和各种挑战,面对转方式调结构的迫切要求,全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实施“以港兴市”战略,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同步,坚持促进增长与提高效益并重,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城乡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49.46亿元,比上年增长12.5%(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36亿元,增长1.4%;第二产业增加值324.44亿元,增长13.8%;第三产业增加值181.66亿元,增长12%。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调整为7.89:59.05:33.0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0.1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国税系统组织税收收入128156万元,比上年增长17%;地税税收收入179356万元,比上年增长44.8%。 一、农业 全市粮食播种面积56821公顷,增长0.47%,粮食总产量达到326822吨,下降1%。2010年末全市实有耕地52157公顷,增长0.47%。实现农业总产值74.2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农业增加值43.36亿元,可比增长1.4%。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36.8%、0.2%、15.6%和44.2%。 年内完成造林面积22000亩,增长132%,其中,荒山造林2150亩;森林覆盖率45.9%。全年完成中幼林抚育22000亩。 全年肉蛋奶总产量实现11.07万吨。 全市完成水产品总产量30.03万吨,比上年增长1.77%,其中:捕捞产量6.32万吨,比上年增长5.39%;养殖产量23.71万吨,比上年增长0.84%。实现水产品总产值39.17亿元,其中:海水养殖产量22.92万吨,占水产品总产量的76.32%。海、淡水养殖面积11936.3公顷。 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全市自来水覆盖率达到了99.7%,通汽车率达到了100%。所有村庄均开通了固定电话,通话户数达到17.2万户,占全市农村总户数的比重达到78.6%,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手机150部。农村生产条件继续改善,2010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71.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4.3%。农用拖拉机4.6万台。地膜覆盖4585公顷。 二、工业 全市工业经济稳步快速增长,完成工业总产值1346亿元,实现工业产品销售收入1221亿元。全市年内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8家,达到868家。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和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1216亿元和109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9%和1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主值470.04亿元,增长20.63%,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7.3%,比重较年初提高1.32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57.9亿元,同比增长23.4%。其中,完成城镇规模以上投资额188.9亿元。房地产市场发展良好,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27.38亿元,同比增长27.9%,竣工房屋面积38.36万平方米(含竣工住宅面积31.5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124.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4%,完成销售额达64.6亿元,同比增长29%。 四、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业 道路交通建设取得新进展。新修通村公路115.66公里,新增通油(水泥)路村庄92个(新标准),全市961个行政村中有958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以新标准距村庄零公里计算),通村率达到99%。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2440.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40.8公里,城市道路445.3公里,农村公路1654.3公里),公路密度为135.4公里/百平方公里。交通条件的进一步优化,为全市经济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公路、水路客货运输协调发展,2010年全市新增道路运输企业37家,新增道路货运车辆3962辆。年末,全市各类运输业户达到8586家,营运机动车船达到10981辆(艘),其中:营运客车308辆,公交车178辆,出租车162辆,营运货车10325辆,营运客船6艘、货船2艘。全年共完成公路、水路客运量5152万人次、旅客周转量82073万人次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23%、11%;完成货运量4580万吨,货物周转量204594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3%、12%。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7644.26万元,增长1.19%,订销报纸1628万份,增长3%。全年实现电信业务总量32300万元。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普及和提高,互联网用户累计达102500户。年末市话交换机总容量达27.4万门;全市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7.2万户;全市移动电话发展到54.33万户,其中年内新增8.86万户。 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514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3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5%和10.4%。其中接待入境游客7.7万人次,旅游创汇3500万美元。旅游商品收入9.5亿元。 五、国内贸易及个体私营经济 年内实现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44亿元,同比增长17.5%,其中:批发贸易业零售额完成194552万元,零售贸易业完成1097514万元,住宿业完成5556万元,餐饮业完成14311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4.5%、16%、12.7%和20.0%。 城乡消费品市场迅速扩张。2010年全市城市消费品市场完成961004万元,同比增长18.3%;农村消费品市场完成479729万元,同比增长15.8%。 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发展。私营企业规模扩张,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科技型、外向型私营企业明显增多。全市新增个体工商户4919户,累计达到26905户;新增私营企业1618家,累计达到6973家,新增注册资金206861.48万元,累计达到1133721.69万元,其中:新增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1000万以下(不含1000万)的私营企业48家,累计达到254家;新增注册资金1000万元以上(含1000万)的私营企业51家,累计达到344家。 六、对外经济 招商引资成效显着。全年新增外资企业54家,合同外资额47248万美元(含增资),到账外资22842万美元。项目质量有了较大提高,注册资本过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有10个到账,到账外资16632万美元,占全部到账外资的72.9%。 外贸出口保持稳定增长。与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直接的经济贸易关系,自营进出口企业达到201家。全年共实现进出口总值276421万美元,增长34.7%;其中进口总值76446万美元,增长41.6%;出口总值为199975万美元,增长32.2%。 七、财政、金融业 税源结构进一步完善,市乡两级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0.1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2.8亿元,比上年增长36.5%。 年末,我市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52.5亿元,比年初增加47.81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50.4亿元,比年初增加26.96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76.69亿元,比年初新增32.77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