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临海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年全市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货运量1180万吨,比上年增长33.6%,其中公路货运量565万吨,增长3.7%,货物周转量96.15亿吨公里,增长46.8%,其中公路货物周转量17.21亿吨公里,增长6.1%;客运量2916万人,增长2.9%,旅客周转量11.79亿人公里,增长5.6%,其中铁路客运量24万人,旅客周转量4453万人公里。全年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33万吨,增长15.3%。年末全市通车公路里程2101.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3.6公里,村道里程926.9公里。甬台温铁路临海段全长33.7公里。年末全市汽车拥有量68797辆,其中私人汽车59238辆。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1.41亿元,比上年下降0.9%,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75亿元,下降0.6%。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24.30万户,比上年末下降5.7%;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104.83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1.5%。固定电话普及率由上年末的22.3部/百人下降到20.9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由上年末的74.7部/百人提高到90.1部/百人。年末全市国际互联网用户达13.40万户,增长35.4%,其中宽带用户11.78万户,增长31.4%。 六、国内贸易和旅游业 2010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0.66亿元,比上年增长18.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0%。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89.90亿元,增长17.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76亿元,增长18.3%。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9.56亿元,增长17.0%,零售业零售额91.00亿元,增长18.4%,住宿业零售额1.47亿元,增长10.6%,餐饮业零售额8.63亿元,增长16.0%。 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0.9%,服装类增长15.9%,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3.2%,通讯器材类增长29.7%,中西药品类增长17.0%,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1.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06.8%,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40.3%。 年末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72个,其中消费品市场61个,生产资料市场11个,成交额39.85亿元,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2个。西北农副产品批发中心、东部家居建材市场、颐高二期国美家电市场、灵湖新天地、台运汽车城相继开业,市供销社、浙江眼镜城等分别开通网上交易平台。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为104.7,比上年上涨4.7%,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水平上涨1.8%,消费品价格水平上涨5.5%。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价格“五升三降”:食品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居住类、烟酒及用品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分别上涨10.0%、9.7%、5.4%、1.4%和0.8%;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交通和通讯类分别下跌2.8%、0.7%和0.6%。食品类中粮食、水产品和鲜菜价格分别上涨9.2%、20.4%和24.5%。 省内首个以茶文化为吸引物的羊岩山茶文化主题公园初步建成开业,江南长城景区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小芝碧水湾获AA景区认定,桃渚镇和外岙村、茶辽村获省旅游强镇、省特色旅游村称号。“一月一节,一镇一品”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得到加强。全年共举办了18个乡村节庆活动,共接待游客220万人次,拉动消费2.3个亿。累计发展农家乐村(点)55个,二、三星级农家乐经营户(点)共计154户,省级农家乐特色村(点)3个,台州市级农家乐特色村(点)18个,临海市级农家乐特色村(点)34个。牵头组建了“浙东南五彩之旅”和“海山仙国游”联合体。开展旅游推荐单位评定工作,对9家旅游推荐单位进行了挂牌。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594.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1%;接待海外旅游者13984人次,增长10.2%。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9.30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其中国内旅游收入48.74亿元,增长17.0%,旅游创汇817.1万美元,增长10.4%。 七、对外经济 2010年全市完成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19.5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7%,其中自营出口18.02亿美元,增长36.1%,进口1.57亿美元,增长78.7%。有出口实绩的企业362家,比上年末增加33家,其中出口超1000万美元企业有36家。全年自营生产企业实现出口14.72亿美元,增长43.3%;外商投资企业出口2.82亿美元,增长8.0%;外贸公司出口0.49亿美元,增长32.1%。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出口产品中,户外休闲用品礼品出口8.81亿美元,增长30.7%,医药化工3.04亿美元,增长24.8%,船舶1.99亿美元,增长95.6%,机电设备1.59亿美元,增长40.2%,日用品1.16亿美元,增长17.5%。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20亿美元,增长33.1%。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6家,增资项目2个,减资项目4个;实际利用外资3338万美元,下降24.8%。全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1个,增资项目1个,总投资额780万美元。市外内资实际投入23.35亿元,增长15.1%。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2010年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40.19亿元,比上年增长22.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2.13亿元,增长27.6%,主体税种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其他地方各税分别增长8.7%、40.4%、36.2%和4.23%。地方财政预算支出31.03亿元,增长24.9%,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以及城乡社区事务等涉及民生的支出增长较快。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422.32亿元和301.8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7.7%和31.1%。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19.39亿元,增长28.0%,比年初增加91.64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203.29亿元,增长18.4%,企业存款122.94亿元,增长27.2%。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96.37亿元,增长30.7%,比年初增加69.6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长32.4%,中长期贷款增长30.2%。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比为70.7%,比上年上升1.5个百分点。新引进交通银行,成立湖星村镇银行和创业投资公司。 2010年全市保险机构保费总收入70658万元,比上年增长23.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6856万元,增长14.9%,人身险保费收入43802万元,增长30.1%。全年保险机构共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6225万元,比上年下降18.5%。其中财产险赔款12158万元,下降3.1%,人身险赔款及给付4067万元,下降44.9%。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2010年全市新增浙江名牌5个,浙江出口名牌2个,省级对外贸易预警示范点1个,省工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项目16项,列入省重点技术改造项目9项,新增省级科技型企业16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6家,新增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伟星股份被评为台州市首届质量奖。全年申请专利2012项,比上年增长41.4%;专利授权1890项,增长87.1%,其中发明36项,增长33.3%。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56项,技术交易额1.83亿元。伟星新材、浙江永强成功上市,筹资34.19亿元,远洲集团、海宏科技、浙江万盛等一批企业完成了股份有限公司改制,进入上市准备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