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德清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3-30 湖州市德清县统计局

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面对严重自然灾害和各种挑战,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推进“抓转型、强发展,惠民生、促稳定,夯基础、重保障”各项工作,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转变发展方式取得显着进展,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民生得到持续改善,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综合

经济总量。经初步核算,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39.7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9亿元,比上年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41.6亿元,比上年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80.2亿元,比上年增长13.7%。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55853元,折合8248美元。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7.5∶59.1∶33.4。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提升,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30.6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实现服务业增加值80.2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占GDP比重为33.4%,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现代物流业发展增速较快,2010年全县物流企业实现营业额58.2亿元,比上年增长30.5%,新培育超亿元物流企业10家。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92:1,收入差距比上年又缩小了0.17个百分点。

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成效显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实施重点节能减排项目,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2010年,共申报省“991”循环经济项目5项、省循环经济示范企业3家、省节能与循环经济项目5项。全年通过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认定2家、清洁生产审核验收企业10家。完成重点用能工业企业节能技改项目50项,减排项目19项,高能耗行业得到抑制,顺利完成淘汰落后印染、水泥生产力任务。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县。

农业农村

农业。2010年,全县不断加大农业投入,强化科技支撑,扎实开展“两区”即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规划建设,积极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8%。其中,种植业5.6亿元,比上年下降2.5%;林业5.4亿元,比上年增长9.0%;牧业10.7亿元,比上年增长4.7%;渔业8.6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8.5万亩,比上年下降6.2%。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0.5万亩,比上年下降4.7%,粮食产量9.7万吨,比上年下降6.4%;蔬菜播种面积4.2万亩,比上年下降12.3%。肉类总产量5.6万吨,比上年下降1.1%,禽蛋总产量1.8万吨,比上年增长8.7%,奶类总产量0.3万吨,比上年下降13.2%;生猪存栏数48.3万头,比上年增长11.6%。

农村。新农村建设成果显着,农业生产条件、农村面貌明显改善。全县有876家农户、43个合作社及农业企业共购买各类补贴农机具3294台(套),总购置金额1221.6万元。水稻机插推广取得新突破,全年机插面积1.7万亩,比上年增长83.0%。全县农机化程度大大提高,机耕、机收面积分别达到99.0%和96.0%。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发展,全年新增县级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30家,总量达到80家;新增省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农业龙头企业队伍进一步壮大,全年新增县级农业龙头企业10家,总量达到89家;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积极引导农业经营主体创品牌,发动生产主体单位进行“三品”申报,新增省级名牌农产品2只,绿色食品4只,无公害农产品66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万亩。全县共计实施农村住房改造建设5288户,完成4117户。“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各示范村和整治村创建任务均已全面完成。建立健全县、乡镇、村三级管理机构,强化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城乡垃圾一体化工程入围省十大民生工程候选名单。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32家,总数达到73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566.8亿元,比上年增长28.2%。其中,轻工业完成产值232.8亿元,比上年增长28.3%,重工业完成产值334.0亿元,比上年增长28.0%。从所有制结构看,国有工业产值25.0亿元,比上年增长21.9%;集体工业产值17.4亿元,比上年增长21.6%;股份制工业产值47.0亿元,比上年增长21.4%;“三资”企业产值213.8亿元,比上年增长29.1%,私营企业产值188.3亿元,比上年增长29.9%。

企业效益大幅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37.7亿元,比上年增长24.6%;实现利税42.4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实现利润26.8亿元,比上年增长25.5%。企业亏损面11.1%,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1.0亿元,比上年下降8.7%。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67.2,比上年提高16.2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增长较快。在规模以上工业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13.8亿元,比上年增长45.1%;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5.1亿元,比上年增长38.1%;通用设备制造业产值30.0亿元,比上年增长33.1%;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值30.5亿元,比上年增长29.9%。

建筑业。全年建筑企业共完成总产值43.8亿元,比上年增长23.2%;竣工产值22.6亿元,比上年下降10.2%,竣工率达29.7%;建筑业劳动生产率为20.6万元/人,比上年增长19.9%。实现利税总额2.3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96.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8.1%;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47.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3.2%,其中住宅竣工面积40.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0.6%。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3.4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其中,工业性投入77.5亿元,比上年增长19.1%;限额以上投资完成额124.4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全年新开工限额以上项目218个,比上年增加6个;新开工限额以上项目计划总投资84.6亿元,比上年增加44.2亿元。投资结构优化。第一产业投资0.7亿元,比上年下降0.6%,第二产业投资77.7亿元,比上年增长19.0%,第三产业投资55.0亿元,比上年增长23.0%。重点项目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城东新区平台建设19个项目全年完成投资9.2亿元。“五大工程”建设全年完成投资23.1亿元,体育中心、人防中心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塔山森林公园一期、乾元日产10万吨水厂、丰桥港改造等重点项目扎实推进,商检大楼、余英溪三期改造、城南污水处理厂项目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