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
十三、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质量:市区二级以上空气质量天数为304天。全年减排二氧化硫5029吨、化学需氧量1239吨。市区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0.089毫克/Nm2,二氧化硫浓度0.068毫克/Nm2,二氧化氮浓度0.020毫克/Nm2,分别下降16.0%、9.3%和9.1%。空气污染综合指数2.27%,下降0.31点。全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汾河出境断面综合污染指数下降2.3%。市区区域环境噪声年均值53.1分贝、交通噪声年均值65.0分贝,保持全国先进水平。 气温降水和用水量:2010年平均气温为8.3~11.5℃,降水量为317~395mm。地下水水位比上年上升1.7%。全年全社会用水量5.66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6.7%。其中:生活用水量1.33亿立方米,生产用水量3.80亿立方米,生态用水量0.53亿立方米。 安全生产:2010年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15人,下降11.8%。全年共发生火灾1497起,道路交通事故1617起,分别下降35.0%和11.1%。 十四、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民生活:2010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258元,比上年增长10.6%;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106元,增长3.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611元,增长11.5%;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879元,增长5.2%。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比为2.27∶1。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0.6%,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3.8%。 截止2010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386.79亿元,比年初增长14.5%。其中: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225.97亿元,增长13.8%;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0.82亿元,增长24.2%。 城镇住宅施工面积2727.8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2.6%,住宅竣工面积348.13万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27.46平方米,增加1.62平方米。农村新建住宅建筑面积168.62万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为35.14平方米,增加1.25平方米。 社会保障:城镇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达到91.1%,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全市企业职工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为73.30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196.80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75.7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为63.00万人,其中参保农民工13.10万人。参加生育保险的职工人数为63.00万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继续加强,城市低保覆盖人口达到7.13万人;农村低保覆盖人口达到6.92万人。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收养类单位41个,床位4642张,收养3991人。救济农村五保户4491户,农村临时救济人员11342人次。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 2、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行业)增加值指标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全部法人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是指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批发企业和年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上零售企业。 4、邮电业务总量按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 5、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节能降耗指标单独发布。 6、由于第六次人口普查尚未结束,2010年全市人口相关数据另行公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