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如东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如东县统计局 2010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实施“以沿海开发为龙头带动、以产业调整为主攻方向、以城镇改造为有力依托、以基础设施为坚实支撑、以城乡统筹为战略取向”的基本策略,全县经济发展步伐加快,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居民生活持续改善,港口建设日新月异,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2.3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10亿元,比上年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88.25亿元,比上年增长16.5%;第三产业增加值119.01亿元,比上年增长13.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5655元,比上年增长13.6%,增加5457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12.8:53.4:33.8。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50.38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9.04亿元,比上年增长24.2%。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连续八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市)行列。 一、 农 业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全县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45.10亿元,比上年增长4.0%。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93.80亿元,比上年增长10.0 %,其中农业产值34.09亿元,比上年增长14.5%;牧业产值27.06亿元,比上年增长7.5%;渔业产值28.33亿元,比上年增长7.1%。主要农副产品产量中,粮食89.42万吨,棉花1.69万吨,油料总产5.25万吨。 农业科技发展加快。全年组织实施市级以上重点农业科技项目69项,其中市级项目4项,省级项目54项,部级项目11项;获市厅级三等奖以上科技成果项目6项次。新增认证“三品”22个,其中无公害产品16个,绿色食品6个。新增市级农业地方标准2个。新获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1个、市级农产品全程质量监控试点基地1个、续建2个。全县新建千亩以上高效规模农业园区15个,其中获市认定6个。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创建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市级特色产业基地2个、市级示范村3个。新增亩产出3000元以上的高效农田15.31万亩,其中新增设施种植面积5.54万亩。全年共新建机耕路84公里,机耕桥13座,防渗渠47公里,电灌站10座等等。共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园区4个,特色养殖基地1个。 水利建设力度加大。掘苴新闸工程已开展正常发挥工程效益,累计完成投资约8000万元;东安新闸主体工程通过水下验收,汛期前投入试运行,完成投资近2亿元;如泰运河治理工程在我县境内整治长度41.1公里,水下清淤143万方;拼茶运河镇区段疏浚治理工程全长1600米,工程的实施使河道引排调蓄能力得到恢复,水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农机装备总动力达75.92万千瓦。拥有插秧机2880台,秸秆还田机2061台,收割机1640台,机械化种植水平达到85.85%,其中机插秧率达80%。全年新增秸秆固化成型设备5台套、秸秆捡拾打捆机械16台、高效植保机416台、田园管理机34台、增氧机84台、投饵机29台、曝气式增氧机2000亩、保鲜库6座、玉米收割机4台、油菜收割机1台、铲草机5台、紫菜采摘机139台。全年组织跨区作业机台2100台次,实现跨区作业收入超亿元。 二、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发展强劲。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52.01亿元,比上年增长16.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65.48亿元,比上年增长36.2%;实现产品销售收入847亿元,比上年增长35.4%;实现利税88亿元,比上年增长65.8%,其中利润59亿元,比上年增长77.6%;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299%,同比提高27.2个百分点。年末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达到341家,其中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总数195家。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服装13449万件,比上年增长20.0%;食用植物油7.93万吨,比上年增长13.0%;配混合饲料22.08万吨,比上年下降7.2%;纱8.89万吨,比上年下降19.24%;丝1313吨,比上年下降11.88%;化学农药原药36058吨,比上年增长1.2%;合成氨2.52万吨,比上年下降37.85%。 社会用电量增长稳步增长。2010年全县全社会用电27.7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7.2%,其中工业用电21.12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6.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3.7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9.8%。电力工程建设加快,为我县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 建筑业蓬勃发展。全县完成建筑业增加值36.24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建筑业企业完成施工产值205亿元, 同比增长18%;全员劳动生产率26万元/人,同比增长18.8%。科技创新有新进展。编制申报了部、省、市级科技进步奖4项、省级科研课题3项、江苏省绿色施工案例8项、省级工法8项。建筑企业实力不断提升。我县有房建施工总承包2家特级,9家一级企业;24家施工总承包总或专业承包二级企业,全县建筑企业共128家。南通五建、江苏顺通荣获2009年度南通市建筑业综合实力30强企业和江苏省建筑业综合实力50强企业;交建公司、大通公司荣获2009年度南通市建筑业专业施工20强企业。 三、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势头强劲。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235.14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在投资完成额中,全部工业投入192.03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其中规模工业投入177.95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全年共实施5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项目448个,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448个,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88个。服务业投入增势强劲,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2.15亿元,比上年增长9.1%;当年商品房销售面积42.6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9.6%;商品房销售额16.85亿元,比上年增长61.6%。 四、 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提升。建成农村公路130.4公里,改造农村公路桥梁108座。运输经济稳定增长。全县公路、水运交通服务业增加值将同比增长12%。全年公路运输客运量达到413.4万人次,客运周转量3.5亿人公里。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分别达到600万吨、6亿吨公里;水路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分别达到400万吨、8亿吨公里。运输工具硬件档次明显提高。全县拥有班车、旅游客车191辆,6698座,其中中高级客车占比达到66.86%;省、市际班车、旅游客车基本达到大型高一级以上。城乡客运持续优化。新增、调整、优化城乡公交线路1条,城乡公交车达73辆,城乡客运一体化覆盖率提升到85.7%。全县233个行政村已有227个村通达班车,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达到97.5%,符合通班车条件的行政村班车通达率保持100%。兵房客运站经过规范化改造正式投入使用,使得我县三级客运站的数量上升为6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