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湘潭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3-20 湘潭市湘潭县统计局

八、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全年举办了春节“五下乡”文艺演出、2010年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巡回演出等各类区域性或系统内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发掘文化艺术资源,全面完成《江边有个湘潭县》MTV的拍摄工作;文物保护工作成绩突出,“胡安国墓”等二件申报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小舟故居维修保护工程主体修缮已全部完成,齐白石故居本体维修勘察设计方案已通过专家审定并报送国家文物局。成功创建“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文化市场进一步净化,加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计算机终端监控管理,全年共开展稽查140余次,检查网吧920家次,查处违规经营网吧82家,扣押电脑工作站67台;检查各类出版物和音像租售点店80家次,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近1800件,盗版音像制品1200余张,取缔无证照经营的音像制品摊点50余次。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医疗卫生服务条件不断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全年共投资1000万元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稳步推进,2010年,全县有90.2万人参合,参合率96.6%,筹集年度新农合基金1.3亿元,年内新农合补偿50.6万人次,同比增加17.9万人次,参合农民受益面为56.1%,较上年提高28.6个百分点;加强重点传染病监测,全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3661例,发病率348.7/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未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卫生监督工作深入推进,医疗卫生秩序进一步规范,妇幼保健工作进一步加强,住院分娩率99.8%,高危产妇住院分娩率100%,孕产妇死亡率24.5/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2.5‰;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合格率达97.2%,有效处置了疑似霍乱、手足口病、晓南中心小学细菌性痢疾暴发流行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年没有发生二级以上医疗事故。

体育事业不断发展,群众体育运动全面普及。龙狮游城及大众体育表演活动如火如荼;加大县业余体校运动员培训力度,新设皮划艇、赛艇、举重等夺分大项的训练项目;省十一届运动会捷报频传,70名参赛运动员共为湘潭代表团在本届运动会上夺得16枚金牌、18枚银牌、11枚铜牌。

九、环境保护

环境治理工作成效明显,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全县主要工业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率,合格率100%;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率97%;推进“蓝天碧水”工程,全县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2346吨,减排6954吨,削减率为74.7%;二氧化硫排放量为4283吨,减排2717吨,削减率为38.8%;镉减排0.71吨,削减率为100%。完成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县污染源普查办公室被评为“全国污染源普查先进集体”。共处理回收了2个废旧放射性污染源,实现了放射源的安全高效使用;顺利完成湖南京燕化工、湘潭红燕化工等重点企业的废水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加强了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和城区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工作,查处环境违法行为30起,已全部结案,案件审结率达100%,切实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据抽样调查,2010年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42元,增长15.2%;农民人均纯收入7566元,增长15.2%,其中:工资性收入3605元,增长21%,家庭经营纯收入3223元,增长5.9%,非生产性收入739元,增长35.1%;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128元,增长17%。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46元,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041元,增长4.9%。

社会保障工作全面发展。2010年,全县城镇低保对象7196户,12933人,全年累计发放保障金2682.8万元,与上年持平;农村低保对象15655户,39739人,全年发放保障金2548.8万元,比上年增长9.5 %;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796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3万人;企业养老保险新增参保人数7752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增参保人数3301人,失业保险新增参保人数3100人,工伤保险新增参保人数7089人,生育保险新增参保人数1987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登记参保人数为64.8万人,发放养老金9255.4万元。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湘潭县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因2010年为人口普查年,根据国家制度规定,本年统计公报不发布相关人口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