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湘潭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3-20 湘潭市湘潭县统计局

2010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面对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围绕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奋进,攻坚克难,积极作为,县域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

一、综  合

经济总量较快增长,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初步核算,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GDP)172.1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4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76.1亿元,增长23.1%;第三产业增加值51.6亿元,增长12.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8.7:36.7:34.6调整为25.1:42.5:32.4。

为民办实事深入落实。2010年,全县涉及的省、市34项实事工程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切实履行了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

二、农  业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2010年,全县高效生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较快,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7.2亿元,比上年增长4.4%。

农作物种植结构进一步调整。全年粮食总产量82万吨,增长1%,粮食生产连续8年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同时荣获湖南省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湘莲9406吨,增长5.2%;油料4523吨,增长34%;水果34437吨,增长5.1%;茶叶800吨,增长4.2%。

畜牧业生产保持较好发展势头。全年饲养生猪396.9万头,增长5.2%;出栏肉猪246.9万头,增长5%;出栏牛0.3万头,增长10%;出栏羊4.1万只,增长11%;家禽出栏387万羽,增长4.8%。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得到改善。全年共完成各类水利工程  11659处,完成土石方1245万立方米,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3亿元,投入劳动工日1195万个,新增蓄、引、提水量660万方,增加旱涝保收面积6500亩,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2.6万亩,水库安全度进一步提高;农机装备水平连续五年稳居全省首位,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39.9万千瓦,农机拥有量28.3万台,机耕率达到98%,机收率80%,水稻收割和耕种基本实现机械化;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步伐加快,全年新建沼气池2123个,新安装太阳能路灯45盏,太阳能热水器215台。

三、工业和交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2010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204.5亿元,增长35.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74.7亿元,增长36%,实现增加值53亿元,增长21.7%。

企业规模不断壮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了219家,比上年增加24家,其中,产值超2000万企业176家,超亿元企业44家,超5亿元企业5家。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较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达99.9%,规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4.7亿元,增长41.9%,从业人员劳动报酬9.8亿元,增长54.4%。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全县全年交通基础设施总投入1.87亿元,其中湘湘、韶茶干线路基完成投资1.54亿元,完成农村公路水泥路154公里,新增通畅村17个,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550公里,全县所属乡镇全面完成建设任务,通畅率达到100%。交通安全形势稳定。全县全年客运车辆公路运输总行程3650万车公里,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水运交通安全责任事故为零,安全面均为10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进一步扩大。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7.4亿元,增长35.1%,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9.8亿元,增长36.8%,农村住户固定资产投资7.6亿元,增长35.1%,工业性投资38.6亿元,增32.2%。

2010年,房地产投资4.2亿元,增长387.3%。商品房新开工建设面积50.6万平方米,销售面积48.8万平方米。

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2010年,投入资金4.3亿元(其中小城镇建设投入1.13亿元),杨柳路、贵竹路、雪松路、凤凰东路、云龙路等10条道路已经竣工投运;市重点工程项目天易大道Ⅰ标段已完成建设、Ⅱ标段建设正加快推进;启动了滨江大堤、天易路Ⅲ标段、大鹏西路、荷花南路、湘莲大道等5个大型工程。城镇化率达到32.2%。

重点工程建设实施顺利。2010年,全县动工建设项目80个,开工率89%;实现投资35.1亿元,增长37.1%。高压变频控制系统生产、670万KW∕年余热发电机组建设、县人民医院急诊?外科住院大楼建设、万村千乡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等37个项目建成投产(用),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

五、贸易和旅游

消费品市场稳定增长。全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2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城镇24.5亿元,增长24.2%,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5.4%;乡村19.7亿元,增长8.2%,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4.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7.8亿元,增长15.2%;住宿餐饮业6.4亿元,增长25.5%。

对外贸易取得新进展。全县全年共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732万美元,同比增长30%;全县有自营进出口权企业56家,增加5家。

旅游事业稳步推进。全年实现游客接待量达217万人次,同比增长 27%,旅游综合收入达2.5亿元,同比增长29.3%。

六、财政和金融

全县财政税收保持较快增长。全县实现财政收入100008万元,增长17.63%,其中:一般预算收入64553万元,增长9.2%;上划收入完成35455万元,增长37%,其中上划增值税和消费税25622万元,增长29.1%,上划两项所得税6611万元,增长13.6%;累计财政支出20.4亿元,增长16.5%。

金融机构存贷款稳步增长。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0.6亿元,比年初增长13.9%,各项贷款余额74.4亿元,比年初增长28.7%,平均贷存比达到了57%,比上年增加5个百分点,县内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贷款力度加大。

七、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取得显着成绩。2010年,全年引进新技术、新成果19项,新增产值8亿余元,解决企业技术难题7个,新增中式基地3个,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5个;专利申请质量提高,共申请专利216件,其中发明专利33件,比上年增长19%;争取国家、省市科技项目60项,其中国家科技项目5项,省级科技项目9项,争取上级科技项目资金341万元。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值45.5亿元,同比增长32.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2.7%,同比增长3.2个百分点。知识产权工作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获批为“湖南省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县”。

教育事业成绩喜人。全县有中小学、职业高中共计313所,其中小学224所,初中5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0所,完全中学1所,高中11所,职高8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另有小学教学点4个,职业培训机构6个,幼儿园129所。在校中小学生121835人,其中小学生53551人,初中生36585人,高中生21721人,特教学生7人。职高在校学生有9971人。另有在园幼儿12150人、职业培训学生1249人。全县有教职工8134人,其中小学3163人,初中2770人,高中1560人,职高568人,特教2人。全县有离休教职工34人,退休教职工3806人。学校建筑面积为13.4万平方米。普九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全县初中毕业考试合格率达99.1%;高中教育彰显实力,教学质量再创新高,高二学业水平考试,全县及格率94.5%;高考报名8279人,共录取8046人,录取率为97.2%,其中一、二批本科上线2688人,上线率32.5%,三批上线4854人,上线率58.6%,录取清华、北大11人,荣膺全市“十二连冠”。社会力量办学在规范中不断发展壮大。民办学生人数总计21459人,其中小学生1279人,占全县小学学生总数的2.4%;初中生10973人,占全县初中学生总数的30%;高中生5265人,占全县高中学生总数的24.2%;职高生3942人,占全县职高学生总数的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