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六、交通和邮电 全年全社会运输周转量281.28亿吨公里,增长16.1%;旅客周转量增长11.3%;货物周转量增长17.5%。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000年不变价)244.38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000年不变价)237.72亿元,增长16.3%。完成邮电业务收入84.56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电信业务收入79.28亿元,增长8.0%。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208.42万户,减少5.7%。移动电话用户762.53万户,增长18.4%。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达88.45万户。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 全年进出口总额(海关口径)60.8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7.9%,其中出口总额35.51亿美元,增长45.2%;进口总额25.38亿美元,增长51.8%。在出口总额中,机电产品15.19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3.67亿美元,分别占出口总额的42.8%和10.3%;在进口总额中,机电产品18.58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3.25亿美元,分别占进口总额的73.5%和12.8%。 全年利用外资项目(企业)177个。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22.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1%。全年新增实际到位省外境内资金项目384个,实际到位省外境内资金达325.27亿元,增长13.4%。 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4784.4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7%;国内旅游收入422.30亿元,增长30.0%;接待入境旅游者70.2万人次,增长21.4%;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29亿美元,增长16.7%;国际国内旅游总收入457.99亿元,增长18.5%。 八、金融和保险 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9397.88亿元,比上年增长22.0%;金融机构现金支出9269.14亿元,增长22.4%;货币回笼128.73亿元。存贷款余额大幅度增加,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本外币合计,下同)6427.95亿元,比年初增加1102.12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2172.08亿元,比年初增加290.75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353.68亿元,比年初增加1152.9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371.86亿元,比年初增加179.05亿元,中长期贷款4846.59亿元,比年初增加1094.83亿元。 全年保险机构原保险保费收入110.90亿元,比上年增长31.15%,其中财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34.77亿元,增长57.19%;人身险原保险保费收入74.77亿元,增长21.9%。赔付支出21.06亿元,增长1.33%。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拥有普通高校48所,普通高中76所,初中学校208所,普通小学1024所。在学研究生4.63万人,增长7.2%;普通高校在校学生50.82万人,比上年增长0.8%;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1.15万人,下降2.4%;普通初中在校学生19.60万人,增长8.2%;普通小学在校学生41.35万人,增长2.5%;幼儿园在园幼儿17.16万人,增长6.2%。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升初中入学率106.5%。全市共投入义务教育“免补”经费3.76亿元,免除了包括7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内的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一费制”,105.4万人次学生享受了“一费制”全免入学,免除了111.3万人次城乡公办义务教育和7.7万人次执行民办教育收费标准学校学生杂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免除率达100%,补助了3.9万人次农村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费。 全市拥有科学研究开发机构97个。全年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258项。专利申请9071件,比上年增长46.7%,授权专利6209件,增长65.3%;签订技术合同2538项,成交金额23.54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93.83亿元,增长40.1%,比上年加快5.1个百分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2个,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12个,博物馆14个,档案馆14个。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1%;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8.5%;有线电视用户达117.53万户。 全市拥有卫生机构265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55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2个;妇幼保健机构11个。卫生技术人员4.88万人,增加0.39万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1.83万人,增加0.11万人;注册护士2.05万人,增加0.27万人。卫生机构床位4.26万张,增加0.10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4.00万张,增加0.41万张。 开展全民健身项目340项次,全市全民健身远动参加人数达351万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年发展数为 2125人,年末拥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8000多人,健身辅导站766个,公共体育场地470个。 十一、环境、节能和安全生产 全市拥有国家级生态示范区9个,自然保护区14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93万公顷。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8天,比上年增加5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2.6%,比上年提高1.37个百分点。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地表水满足Ⅲ类标准的断面比例达100 %。 初步核算,全市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13.76%,降幅居全省第一。年综合能耗在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重点耗能工业企业上报的单位产品能耗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吨机制纸及纸板综合能耗下降4.8%;吨水泥综合能耗下降8.4%;电厂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4.5%。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40人,比上年下降16.7%;亿元GDP各类事故死亡人数0.06人,比上年下降33.3%;煤炭百万吨煤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95人,下降64.0%;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从业人员生产事故死亡人数1.31人,下降19.6%;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239人,比上年下降15.5%;万车死亡人数2.46人,比上年下降35.1%。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14元,比上年增加2576元,比上年增长12.7%。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4069元,增长11.7%;人均经营性收入3479元,增长28.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6096元,增加1076元,增长7.2%,服务性消费支出4754元,增长2.5%。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6%。在城镇居民消费分类中,食品消费增长11.4%;衣着消费增长1.2%;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减少7.7%;医疗保健消费减少8.4%;交通和通讯消费增长8.0%;居住消费增长8.5%;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增长12.7%;杂项商品和服务消费增长37.2%。城市居民年末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23.59辆,家用电脑79.0台,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59台。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88平方米。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40元,比上年增加1653元,增长18.4%;农民人均纯收入11206元,增长18.8%,其中工资性收入5354元,增长19.5%。全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533元,增长10.4%,在消费分类中增长最快的是居住消费支出及衣着消费支出,分别增长25.1%和18.9%。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7%,下降0.7个百分点。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14.31辆,家用电脑23.41台,移动电话机182.9台,分别增加3.86辆、0.26台和10.39台。 |